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误案一则

刘茜檬

浏览:422

时间:2020-09-07

病人肖某,男,60多岁,主诉气急,活动后加重,吃药治疗无效,要求住院,西医诊断为慢阻肺,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扩张,病人自诉气急,动就加重,肚子胀,肚子越堵塞得难受就越气急,稍动一动也气急(说的时候病人摸着肚子),口干,吃饭不好,睡觉不好,平素大便难解,舌质黯,苔黄腻,唇色黯,脉滑。肚子膨满,结实,自诉特别容易上火。输液输地塞米松,氨茶碱,头孢硫脒,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口服吗丁啉三天,寸效不见。


遂开中药,按照胡希恕老师治支气管哮喘用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经验,处方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柴胡24、黄芩9、白芍9、法半夏9、枳实9、大黄6、桂枝9、茯苓9、桃仁9、丹皮9、生姜5片、大枣3枚。两剂,水煎服,服后除了大便一天解了3次以外,其他症状依然寸效不见。


再根据别的医生建议合上半夏厚朴汤,即大柴胡汤半夏厚朴汤桂枝茯苓丸。两剂,依然寸效不见。


患者仍气急,活动后加重,诉肚子胀,不想吃饭,口干厉害,睡不着觉,和入院时一样。病人不愿意再熬药,问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只好又重新再看一遍,按压患者腹部时发现,病人说的肚胀,竟不是腹部,而是心下的部位,也就是说病人是心下满闷,是个痞证。


遂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9、黄芩9、黄连9、干姜2、党参9、甘草6、瓜蒌30、乌梅15、酸枣仁20。两剂


患者不愿意熬中药,遂开的中药颗粒,中药颗粒中没有大枣,所以没开大枣。因患者平素特别容易上火,一点上火的都不能沾,因此干姜改为2克,因平素便秘,又舌苔黄腻,加瓜蒌30克,等于又合了化痰热的小陷胸汤,因为口干厉害加了乌梅15克,因睡不着加了酸枣仁15克。


岂料患者仅服一剂,第二日便诉好了百分之五十,心下胀满好了很多,能吃饭了,气急也减轻了百分之五十,睡觉也好了,但仍口干厉害。患者唇干,唇黯,舌质黯红,此为瘀血,遂在上方中加川芎9丹参9桃仁6以活血化瘀,又吃了两剂,服后基本症状已消,舌苔黄腻退,唯还有轻微口干,再吃两剂,痊愈出院。


此例经过西药和4剂中药而寸效不见,实是因为初被固定思维局限,察之不细,而没有注意到病人是痞证。

关联词条:

  • # 心下痞
  • # 痞满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