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范德辉:逍遥散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案

求道

浏览:416

时间:2023-02-03

王某,女,时年48岁,首诊日期:2019年6月4日。


  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自疑心脏问题,曾自行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后症状稍有缓解,并于外院心内科就诊,行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搏(窦性心律),冠脉造影也未见明显异常,外院心内科考虑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未予特殊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仍时有发作。发病后至全国各地辗转求医,多次于各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均未见明显好转,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扰。患者2天前心悸胸闷症状加重,遂来门诊求治。


  【首诊证候】


  刻下症见: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反复心悸胸闷,时有恶心反酸,严重时影响工作生活,舌红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弦滑。


  体格检查:T4、T5椎旁压痛(+),T4、T5旋转式错位(T4向左旋,T5向右旋),T6椎旁右侧压痛,T6棘突右偏。


  辅助检查:DR示:T4、T5旋转式错位,T6棘突右偏,胸椎退行性改变。心电图:室性早搏(窦性心律)。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辨证论治


  患者平素思虑多、压力大,嗜食辛辣食物,加之长期无暇锻炼,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旺乘脾,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湿热滞留于机体,阻遏气机,故发本病。


  中医诊断(证型):心悸病(肝旺脾虚)。


  西医诊断:1、心律失常;2、胸椎小关节紊乱


  治则治法:疏肝理气,健脾祛湿通络。


  处方:逍遥散加减。


  当归10g、白芍10g、柴胡20g、郁金9g、白术10g、党参20g、薏苡仁20g、厚朴10g、枳壳10g、桂枝10g、丹参15g、牛膝20g、茯苓10g、甘草3g、法夏10g、杏仁10g、黄连6g,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治脊诊断及治疗】


  三步定位诊断:


  1、症状:心悸胸闷,反复发作。


  2、触诊:T4、T5椎旁压痛(+),T4、T5旋转式错位(T4向左旋,T5向右旋),T6椎旁右侧压痛,T6棘突右偏。


  3、影像学:DR示:T4、T5旋转式错位,T6棘突右偏,胸椎退行性改变。结合三步定位诊断,明确诊断为:心律失常。病因分型:关节功能紊乱型。


  治疗:


  1、主治法(和骨法):手法放松治疗后予俯卧旋转分压法(图一)纠正T4、T5、T6关节错位。


  2、辅治法(调和气血法):手法治疗后,配合电针治疗,穴位选取T3~T7华佗夹脊穴(双)、肺俞(双)、厥阴俞(双)、督俞(双)、心俞(双)、肾俞(双),后予以微波、激光治疗以进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关节紊乱后局部慢性炎症吸收。


  3、功法训练(和正固本法):指导患者行单杠悬吊,可配合牵引带(阻力带)行引体向上,加强胸背部肌肉力量,促使胸椎小关节稳定。


  【疗程与疗效】


  每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患者心悸胸闷明显好转,后续治疗3次,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并逐渐消退,最终痊愈。复查心电图正常,未见室性早搏


  按语:


  临床心悸胸闷患者很多,诊断时应当明确排除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患者,结合三步定位明确诊断。治疗方面,重点考虑胸椎关节紊乱,导致胸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损,从而引起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治疗以推拿正骨为主治法,辅以电针治疗以疏经通络,微波、激光等理疗促进炎症、水肿吸收,重点在于后期调整不良日常体态,加强胸背部功能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关联词条:

  • # 心悸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指导专家:范德辉 主任中医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