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江苏省武进县孟河人。




1903~1906年入上海南洋公学专修英文,毕业后任教,1909年抵上海,任浦东中学教职,曾抽暇翻译欧美小说,发表之后风行一时。后受知于张菊生,入商务印书局任编译,1912年主编《小说月报》(由商务发行)。挥氏曾蜚声文坛,不惑之年,爱子相继病殇,因而发愤学医。恽铁樵问学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并常与姻亲丁甘仁先生切磋医学。1920年辞去《小说月刊》主编,正式挂牌行医,不久医名大振,尤其擅长儿科。其后,西医传播渐广,中医备受排斤、歧视。余云岫著《灵素商兑》诋毁中医恽铁樵通过亲身医疗实践,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医学为极有用之学术”。“与西国医学比较,委实互有短长”,因而挺身而出,提笔与之论战。1922年著《群经见智录》,直斥余氏论调。嗣后,恽铁樵在其著述《伤寒论研究》(1923年)等书中,阐述了如何宏扬祖国医学的见解以及改进中医的主张。指出中医学进步演进。“必能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疾呼中医务须改进。为倡导中医革新,I925年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1933年复办铁樵函授医学事务所,先后遥从受业者千余人,培育一批人才。恽铁樵学术思想,在中医界“别树一帜,为革新家所宗”。恽铁樵一生勤于著述。


恽铁樵一生撰写了大量医学著作,计有《文苑集》、《论医集》(以上第一辑),《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温病明理》、《热病学》(以上第二辑),《生理新语》、《脉学发微》、《病理概论》、《病理各论》(以上第三辑),《临诊笔记》、《临诊讲演录》、《金匮翼方选按》、《风劳臌病论》(以上第四辑),《保赤新书》、《妇科大略》、《论药集》(以上第五辑),《十二经穴病候撮要》、《神经系病理治疗》、《麟爪集》(以上第六辑),《伤寒论辑义按》(以上第七辑),《药庵医案》(以上第八辑)等,统名为《药庵医学丛书》。此外,恽铁樵在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期间,还主持撰写了数十种函授讲义,如《内经要义选刊》、《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等。


恽铁樵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主张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吸收新知以补充、提高和发展中医药学。他认为,欲使中医学进步演进,必须“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取长补短,“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他认为中西两种医学各有长处,中医重视人体在整个大自然中随四时阴阳而发生的运动变化,而西医则于生理上重视解剖,于病理上重视局部病灶。两种医学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但同时亦强调“断不能使中医同化于西医,只能取西医学理补助中医,可以借助他山,不能援儒入墨”。恽铁樵从维护中医、发展中医的角度,倡导中西两种医学沟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恽铁樵所处时代正值中西文化交汇之际,业医者大多忽视理论学习而更侧重于具体方药的积累,致使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被束之高阁,少有问津。恽铁樵从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内经》的理论实质,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六气等令人费解之处作了比较圆满的解释。他所提出的“四时五行”观点,把自然界四时的交替变化看作宇宙万物变化的支配力量,从而揭示出《内经》的理论核心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一脉相承,即由四时的风寒暑湿化生出六气,由四时的生长收藏化生出五行,再由四时五行派生出五脏。故而,四时成为《内经》的基础,“《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恽铁樵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明白晓畅地解释了中医学朴素辩证的认知思维。


恽铁樵在治疗用药方面,见解独到,今仅举痨瘵一病说明。他认为,一般初病咳嗽吐血,不可称为痨病。必待初期症状已过,见潮热、掌热等证,方可称之为痨。对于痨病吐血的治疗,他主张对于因药误或误补,以致伤风不醒而成痨者,以荆芥防风、象贝、杏仁等疏泄风邪,以茜根炭、藕节等止血;若风邪郁肺化热者,可同时加入黄芩款冬花等。对于因举重伤力,剧烈运动损伤肺络者,轻者以七厘散,重者以地鳖虫、紫金丹(出《伤科补要》没药降香乳香松节苏木川乌蝼蛄自然铜血竭龙骨、糊丸、朱砂)止血疗伤。对于盛怒伤气,肝胆之火上逆,阳络损伤而大吐血,或肺阴受灼,痰中夹血者,以花蕊石、童便为特效药,茜根炭、地榆炭、仙鹤草、五胆药墨、三七等为辅药。他认为痨瘵的治疗,用药不在乎多,而在方药合度,毋庸更张。


恽铁樵业医之际,正值国内中医、西医并存、论争之时,通过比较并作出抉择成为当时业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西医余云岫刊布《灵素商兑》,认为中医不科学之后,中西医学之争日趋激烈。恽铁樵是当时中医学界第一位挺身而出迎接余云岫挑战者。受其影响,陆渊雷、吴汉仙、陆士谔杨则民等亦纷纷著书立说,回应余云岫的挑战。在这场中西医学的论争当中,恽铁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恽铁樵治壮热案
    楼小姐  九月十一日壮热,昨有汗,今日汗闭,舌苔黄且干,脉数,气急。表里并病,太阳、阳明并见,当先事汗解。炙麻黄0.9克炙草1.8克淡芩2.4克知母3克杏仁9克枳实炭3克竹茹4.5克二诊 九...

    求道

    畅读VIP

    165

    1

  • 恽铁樵之死
    恽铁樵,名树珏,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1878年出生于福建台州。5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就读于族中私塾,16岁中秀才。25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攻读英语和文学。28岁毕业后先后在长沙、浦东等地中学...

    求道

    188

    0

  • 恽​铁樵特殊情况用附子经验
    一、辨脉:“脉硬有汗”是特征,《脉经》说:“真肾脉至,搏而绝,如以指弹石辟辟然”《濒湖脉学》说:“肾脉将绝,至若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景岳全书•寒热真假篇》说:“凡假热之脉,必沉细迟弱,或是浮...

    求道

    畅读VIP

    193

    0

  • 恽铁樵救逆案
    张女初病时,恽予豆卷、栀子、豆豉等不效,病渐内传,遂诊为阳明腑实证,给调胃承气方(酒大黄、芒硝、甘草),热不解,又给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病仍不除。因年已岁毕,元旦、除夕未复诊用药,正月初二诊...

    求道

    畅读VIP

    153

    0

  • 恽铁樵应用麻黄汤的故事
    恽铁樵除攻读经书外,兼习医经,对医学有一定基础。在长沙时,3个儿子死于伤寒,另一爱子慧度亦得伤寒症。请来的名医虽熟读《伤寒论》.但不敢开伤寒方,以致爱子之伤寒越来越重,屡失愈病之机。视其方药,仍是历次...

    求道

    342

    0

  • 金子久和恽铁樵
    从前,中医以带徒模式传承学术,耳提面命,师徒口授,有所谓“门墙桃李”之说。一位医生,在从事诊疗业务的同时,能带多少徒弟?清末民初,有两位中医金子久和恽铁樵,所传授的弟子人数,简直是创记录的。乡先贤大麻...

    求道

    畅读VIP

    687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