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Bái Shǒu Wū

别名

泰山何首乌(《山东中药》),泰山白首乌(《中药材品种论述》),和尚乌(《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及植物形态

白首乌,始载于《救荒本草》,原名牛皮消。为萝孽科蔓性半灌木牛皮消 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 及攀援性半灌木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等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江苏、山东等地。多为野生,牛皮消有栽培。


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


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

采制

早春幼苗来萌发前,或11月采收,以早春采收最好。采收时,不要损伤块根。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残茎和须根,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1.肝藏血,肾主精,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虚可致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等。本品味甘性平,入肝肾经,能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故善治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所致上述诸症,单用久服即可取效。也可酌情配伍他药以增强药效,如症见腰膝酸痛、关节不利者,可配炒杜仲、川续断、怀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症见阳痿精冷、精滑不固者,可配淫羊藿菟丝子金樱子等补肾助阳涩精之品;症见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者,可配炒枣仁、远志夜交藤等养血安神之品。


2.脾主运化,脾虚可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小儿疳积等。本品性平,入睥胃经,既健脾又消食,且药力较强。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单用即可,或与党参山药、炒麦芽等健脾开胃药同用。治脾虚兼食积饱胀者,可配炒枳壳、炒莱菔子、炒神曲等运脾消积药同用。治小儿疳积,可配使君子鸡内金鸡矢藤等健脾消疳药同用。


3.乳汁为血液所化,产后血虚可致乳少。本品能下乳,可治产后血虚乳汁少,如《湖北中草药志》单用本品与母鸡炖食,也可酌配当归黑芝麻漏芦等补血通乳之品。


4.精血亏虚,大肠失于濡养,可致肠燥便秘。本品甘平,能润肠而通便,可治精血亏虚所致的肠燥便秘,并常与当归肉苁蓉、炒枳壳等补精血润肠燥药同用。


5.本品又能解毒疗疮,治痈肿疮毒,可单用鲜品适量,捣烂,对酒或醋少许,敷患处。治毒蛇咬伤,《江西草药》以其配青木香根、杜衡各等分,研末内服,每服3~9g,每日3 次;另取鲜品配鲜竹叶椒根鲜射干根各适量,捣烂外敷伤口处。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研末服,每次1~3g;或浸酒。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磨汁涂。


注意:过量服用本品可引起中毒,故内服不宜过量使用。

不良反应:本品服用过量可引起呕吐、痉挛、抽搐、心跳缓慢等不良反应。若见此,当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等救治,并内服蛋清、牛奶或活性炭辅助解毒,内服西药镇静剂等预防痉挛。

各家论述

《山东中药》:为滋养、强壮、补血药,并能收敛精气,乌须黑发。治久病虚弱,贫血,须发早白,慢性风痹,腰膝酸软,性神经衰弱痔疮,肠出血,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鲜的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老人便秘

按语备注

白首乌的药材,除上述品种外,其同属植物耳叶牛皮消,及隔山牛皮消的块根,有些地区亦作白首乌用。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