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陈道隆(1903~1973)字芝宇,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现代的名医之一。著有《陈道隆医案》等书,另有与学生合著的《内科临证录》。 他主张治病不拘一格,要立足于本,对理、法、方、药,要辨证论治,运用自如。



陈道隆


一、生平简介


陈道隆早年就读于杭州师范学校,14岁考入浙江中医专门学校,19岁毕业考试,荣登榜首。按学校规定,毕业考试第一名者委以学校附属中医院院长,并授予校政监督。民国13年(1924年)在杭州开业,师事名老中医黄香岩,医道大进,声誉日隆,求治者不绝。


民国26年日军侵占杭城,陈道隆不愿就任杭州“维持会长”,避居上海行医。每天中午留出三十个号额专为穷人诊治,还常免费送药、赠款,不数年间,名噪沪上。解放后,陈道隆先后被聘为广慈医院和华东医院特约中医顾问。1958年开始,与广慈医院著名内分泌专家邝安堃合作,探究运用中西两法治疗内分泌疾病,并结为挚友。


陈道隆早年以善治伤寒温病著称,后期以治疗内伤杂病见长。临诊立足于本,不拘一格,对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运用自如;处方古今兼采,用药灵活多变。陈道隆兼善书法,自成一体,甚得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赏识。


二、学术思想


陈道隆平素用药以轻灵见长,对垂危病人施以大剂重任,疾病突发时当机立断,蜕变时勇起直追,缓解时因势利导,消退时培元固本,既用时方,又善用左方,以治疗内伤杂病为主。学术思想归纳如下。


以简驭繁 去粗取精


陈道隆一生对医经典籍之研究,能以简驭繁,去粗取精。以《伤寒论》为例,他提挈八纲,统辖六经,不尚文字的考证,专从虚、实、寒、热间推求。如26条与63条,同为发汗之后,然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为邪传阳明,津液受伤,予白虎加人参汤清热救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邪热恋肺,肺气失宣,给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泄卫。病机不同,治法亦异。又如34条与163条,同为表证误下邪陷,一从阳明热化,表里俱热,喘而汗出,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解表;一从太阳寒化,表有邪,里虚寒,心下痞硬,以桂枝人参汤温中和表。


陈道隆读《金匮》,于寒、热、虚、实间刻意求工。以“疟疾脉证并治第四”篇为例,虽寥寥数语,而于寒热真假,剖析靡遗。其谓:如阳虚阴气有余,必偏寒多热少,以柴胡桂姜汤温之,如阳气为痰饮所遏,但寒不热者,蜀漆散温之;若痰多兼表者,以牡蛎汤通阳攻寒;若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其脉如平者,名曰温疟,辛凉重剂白虎加桂枝汤治之;若疟病发渴者,以柴胡半夏加栝蒌汤和之;症瘕按之有形,坚者削之,宜鳖甲煎丸


研古通今 由博返约


陈道隆治学,旁证博引,择善而从。《内》、《难》而后,膺服仲景。金、元四大家中,宗东垣、丹溪,明、清以降,于张景岳之《大宝论》、徐大椿之《元气存亡论》、喻嘉言之《秋燥论》、叶天士之《温热论》、《三时伏气篇》、薛生白之《湿热病篇》等,均有深究。尝谓:“此等承先启后工作,能开人思路,教人大法,使人耳目一新”。陈氏能撷各家之长,以用于治。


顺应四时 方中肯綮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知人之形气矣。”盖地有南北高下之异,时有四季寒温之序。春时气暖多风,肺经见证居多,每取辛凉疏风之品,宣畅肺气;暑为熏蒸之气,湿为重浊之邪,暑湿互蕴,三焦翕受,方用辛苦芳香之味,上下分消;秋令肃杀,燥气流行,药选味辛体润之品,甘凉肃上;严冬凛冽,寒侵肌腠,卫阳被遏,多和辛温发散之品,以宣肺达邪,调和营卫。其又注重脉症,不为时令所囿,随证应变,巧思而心裁之。


升降开阖 各得机宜


陈道隆阴阳开阖,升降浮沉之理,颇多阐发。尝谓:“葛根生津之说,实由升提胃气而来,其性燥烁津,舌苔干燥者,即非所宜。荷蒂升提清阳而降胃浊,而升提之力,又胜葛根,其于阴亏肝旺,脾胃虚寒者,既可升提清阳,又可平熄肝风,最为合拍。用于久痢纳钝者,升提清气,胃机自开,如久泻阳气下陷,须与补气药同用。曾见其治营络瘀阻,心阳浮越之怔忡石菖蒲配以五花龙骨,取其一开一阖,通心窍,敛心阳;治气虚不能固摄之子宫下垂,于益气方中加入荷蒂一味,升举清阳;治跷脉满溢,阳不入阴之不寐,必入半夏一味,引阳入阴;治冲气上逆,喘息汗出者,于温柔摄纳方中加入怀牛膝一味,引浮阳直达下焦;治风阳旋扰清灵者,多选介类沉静,甘味缓急之品,潜阳以制逆;治热邪袭肺,鲜红迸泄者,于清肺止血方中入淡秋石一味,取其咸寒下引;治湿热蕴于下焦,带脉弛缓者,于清化方中加焦山栀一味,导热下行。


三、临床经验


陈氏早年以善治外感著称,伤寒既有根基,温热列擅胜土。尝谓:“温热肇始《内经》,自河间倡导三焦,至叶、薛、吴、王,又阐发卫气营血,治法已经大备”。


陈氏治温热,善握邪正进退之机,因势而利导之。尝见其治新凉袭肺,药用轻苦微辛之品,轻扬疏达;春温夺血,方取清热宣肺之法;温热痰热蕴阻,掀动肝风,则用涤痰熄风,通络宣窍图治;温邪化火,灼伤气营,肝风妄动,方用气营两清之;暑热合邪,留连气分,多用辛苦芳香之味,上下分消;暑热耗伤津液,药选甘寒辨凉,益气生津,轻清暑热;伏邪不从气分宣解,逆入营阴,耗气伤津,以扶正清营并施;温邪内陷,热扰营分,每用清营泄热之方,以透热转气,兼顾益气存。以其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辄能得心应手而取效。


陈道隆不光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被世人所称道。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提出了大医治病的先决条件。明陈实功则提出:“贫穷之家,……凡来看病,不可要他药钱,只当奉药。再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不然,有药而无火食者,命亦难保也”。从而可知,大凡名医,都能像孙思邈陈实功所言,对贫困者予以救济;像陈道隆那样演绎出许多博施济困的义举。

  • 陈道隆用药妙述
    最近在重读《陈道隆学术经验集》时,看到几则论述中药使用的妙论,感到很妥贴实用,所以就录了下来,以供大家学习。1. 羚羊角药证王香岩是浙江医专的创始教授之一,其对温病有很深的造诣,更是善用羚羊角,故有羚...

    求道

    畅读VIP

    223

    0

  • 陈道隆验方:加味温胆汤
    组成:制半夏4.5~9g 白茯苓9~1.5g 粉甘草1.5~3g 小枳实2.4~4.5g 橘皮3~6g 炒竹茹6~9g 生姜1~2g。水煎服。功效:化痰和胃,宁心安神。临床应用: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

    求道

    畅读VIP

    244

    0

  • 陈道隆验方:温阳益气汤
    组成:淡附片3~6g 桂心0.9~2.4g 鹿角片3g 巴戟肉9g 仙灵脾3~12g 菟丝子12g 金樱子9g 覆盆子12g 潞党参3~12g 炙黄芪6~12g 白茯苓12g 山茱萸肉3~6g 枸杞子...

    求道

    畅读VIP

    237

    0

  • 陈道隆验方:豆卷蝉退饮
    组成:清水豆卷12g 蝉退3g 桑叶9g 杏仁9g 焦山栀9g。水煎服。功效:轻清气分,泄热除湿。临床应用:主治风温邪热袭肺,汗出咳喘;暑入阳明,恶热心烦;湿温初起,郁遏卫气,身热不爽等症。方虽清水豆...

    求道

    畅读VIP

    237

    0

  • 陈道隆论六淫证治
    风:1.形体微寒,头痛肢酸,身热微汗,遍身骨节疼痛,咳嗽痰稀,胸闷胁痛,初起口不甚渴。舌苔白腻,或微黄。脉浮滑而数。用疏风宣达法。荆芥穗9g 薄荷八分(后下),蝉衣3g 炒僵蚕9g 霜桑叶9g 炒大力...

    求道

    畅读VIP

    262

    0

  • 陈道隆五脏说
    (1) 心为诸阳之脏,主血脉而藏神: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出入,统领五脏六腑,各安其位。相互承制,相互制约,元神温煦,生生不息。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由是百病生焉。心为诸阳之脏,凡五脏六腑表里之阳,皆心主之...

    求道

    畅读VIP

    251

    0

  • 陈道隆辨治妇女病经验
    先师陈道隆,三十年代曾执教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斯时我亦在该校念书,聆听其授课。先师除执教外,就医者纷至沓来。后得入师门,得益非浅。先师行医五十余年,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对中医经典著作,以及四书五经,...

    求道

    畅读VIP

    250

    0

  • 陈道隆:辨痰寒热,勿执黄白
    先师陈道隆(1903~1973)为沪上名医,对临床诸证每有独特见解,皆本于《内》《难》而通贯古今,不乏巧思。而咳嗽一证,所论尤多,兹略述于下:一、辨痰痰为人身津液之所化、由乎脾运乏力,聚湿而成饮,炼液...

    求道

    畅读VIP

    232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