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大黄120克 黄连120克 黄芩120克
上三味,捣筛为散。
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先食服3克,一日三次。亦可为丸服。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黄连半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栀子仁半两(锉),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为散。
时气头痛,壮热不解,心神烦躁。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豉少半合,葱白2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川大黄1分(生用),黄连1分(去须),麝香1钱(细研)。
上为细散。
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
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赤芍药1两,川升麻1两,鬼箭羽1两,鬼臼(去根)1两,桂心1两,桔梗(去芦头)1两,柴胡(去苗)1两,川朴消2两。
中恶心痛,腹胀闷乱。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川大黄(锉碎,炒),黄连11两,羖羊角屑1两。
上为粗散。
肝肺大热,白睛肿胀,盖覆瞳仁,疼痛。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大黄(锉)2两,桂(去粗皮)3分,冬瓜子(微炒)1合,滑石(研)3两,朴消(生铁铫子炒干,刮出,纸裹,于黄土内窨1宿,取出细研)2两半。
上5味,先捣前3味为细散,更与滑石。朴消同研匀细。
关格不通,妨闷,大小便秘涩。
每服2钱匕,浓煎白茅根汤调下,空腹服之,至晚再服。
其他同名方
大黄(锉)2两,栝楼根1两,甘草(生,锉)1两,马牙消(研)1两。
热毒风肿,遍身生疮。
每服2钱匕,食后熟水调下。
地黄汁半升,生大黄末一方寸匕。
吐血百治不愈。
煎地黄汁3沸,下大黄末调匀。空腹时温饮1小盏,每日3次。血即止。
川大黄3两,牛蒡子1两(炮),枳壳1两(麸炒)。
伤寒5-6日,热结在内,大便不通。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川大黄1分(锉,微炒),木通1分(锉),桑根白皮半两(锉),羌活1分,川朴消3分。
小儿阴肿。
1-2岁儿,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黄柏1两(锉),栀子仁1两,川朴消2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木通1两(锉)。
阴黄,表和里实,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以利为度。
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京三棱1两(微煨,锉),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1两,木香3分,赤芍药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癖结,两胁胀痛。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