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书山勤径 庄德唯馨——记近代针灸名家于书庄

求道

浏览:42

时间:2024-03-21

于书庄(1924-2009),原名于养泉,河北安次县人,是一位在理论、教学、临床与科研上均有建树的针灸学家、教育学家。他一生求索,学贯古今,在同行眼里,他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实干家,在学生心中,他是严谨治学、言传身教的良师。在他60年针灸事业道路上形成了独特的临证思路和治疗特色,为针灸事业传承建立了不朽功绩。


1、求学秉坚心,良师授针经


1940年,于书庄初到北京,经介绍在崇文门外北羊市口的一家中药铺当学徒。他白天抓药配药,晚上整理和思考抓药时汇集来的处方,在体会之余留意到,处方多出自一街之隔的前太医院御医冯济卿先生之手,而且听闻抓药的患者皆对冯先生的医术赞不绝口,于书庄便萌生求学之心,遂向冯先生求教。冯先生见其敏而好学,便在同行推荐下,正式收于书庄为徒。冯氏精于妇科,重视脾胃,这对于书庄之后的医学生涯有重大影响,与他在临床提出辨证施针、注重调理脾胃气机、重视针灸“通”与“调”的作用等学术观点有密切关系。从1943年起,于书庄在冯师门下研医三载。1946年,又在当时的京城名医赵锡武门下侍诊学习3年。1951年,在冯济卿的鼓励和帮助下,经市卫生局考试通过后正式坐堂行医。


在坐堂行医之后,于书庄不满足现有的业务水平,又经熟人介绍,1952年拜当时京城著名的针灸名家张文祥先生为师,侍诊两年,从此正式踏上探索针灸奥妙的求学之路。张文祥先生是河北人,早年医术就名誉一方,坊间口碑相传,他擅长治疗内科及疑难杂症,取穴精少,手法独到,这对于于书庄后来的针灸学术思想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年,他参加由卫生部举办的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脱产学习,得以系统学习中西医学理论。


1953年3月,自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任生理学及针灸学的教员15年,担任中医专科班、中医进修班、西学中班针灸学讲课及临床带教实习工作,先后为不同班次编写了针灸学教材,培养了大量学员。1968年,就职于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直至2009年11月病故。


2、治学求严谨,科研探新知


于书庄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任教期间,为了更好地教授针灸,他亲自编写了一本《针灸学讲义》,作为学生的教学用书,设计针灸人体模型辅助教学。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他多次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课题,深入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和特定穴的功用以及临床效果,以隐性感传和针刺手法气至病所的研究闻名于国内外,是针灸学研究的先驱医家。先后获得卫生部、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他曾说“科研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一定要把经络的实质研究出来”。从此他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步履也更坚定。也正是于书庄教授的努力和勤奋、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并善于挖掘和总结前贤们的中医理论和治疗经验,为他的教学和临证奠定了坚实的中医根基。


3、效贤精研深,理法方术全


于书庄教授的论文《针灸治疗作用之我见》中,论述了决定针灸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他认为针灸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配伍不同、治法各异、手法有别,主要是以患者当时机体机能状态为依据,来选择治疗的最佳方法。从诊疗思路到治疗方法,均显示了对先贤智慧的继承,又有个人体悟的发挥。


3.1、审病因,察病机,五明为先


于书庄教授认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医者临证必须做到“五明”,即临证时通过四诊及检查后,对五个问题要做出明确回答,规范了诊疗思路。


(1)明确症属何病: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西医诊断是通过客观的观察、检验,明确患病的处所、原因,是对疾病的静态观察,反映疾病的个性;中医诊断的精髓是“辨证”,是对疾病表现出的症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观察,反映疾病的共性。如腰痛,有器质性腰痛和功能性腰痛的区别,如若只知辨证不知辨病,前者可能治疗多次而无效,后者却弹拨昆仑穴一次而愈。


(2)明确证属何因: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反映了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因此,只有明确了病属何证,才能正确的确定治疗原则。


(3)明确证属何经:这要求首先对经络、证候熟悉,然后才能在临证时有目的的对有关经脉循行部位(皮部)和穴位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有“扪”“切”“审”“循”“按”诸法。检查的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出现的血络、肿胀、凹陷、皮下结节、条索、温度改变等,根据经络诊查明确病经。


(4)明确取用何经、何穴:这要求我们熟悉《灵枢•经脉》中记载的经络“是动病候”与“是主病候”。医者需细致、深入地研究经脉的主治范围,以临床病候为线索,以经脉异常为依据,结合中医理论及腧穴的相对特异性,做出比较准确的分析,判断该病治在何经、取用何穴。


(5)明确施用何术:术,指治疗选择的方法,如有针刺法、艾灸法火针法、放血法等,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和针刺手法,是依据病情的虚实寒热以及各种治疗方法和针刺手法的主要作用决定的。


3.2、调脾胃,顾后天,针术新验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书庄教授运用脾胃学说指导针灸临床实践,有其独到的理解和心得。


(1)气血亏虚,宜补脾胃: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脾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也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于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气虚证、气陷证、血虚证、血溢证以及气血两虚等证,均从补益脾胃入手。


(2)扶正祛邪,宜助脾胃:邪正斗争,实质上是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的斗争,这种斗争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而人体正气之盛衰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李东垣《脾胃论》中提出“脾胃之气伤,元气不能充,诸病所由生”。因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水谷经胃中腐熟,才能使精微物质经脾运来充养正气。因此,于教授临床上治疗慢性疾病,必重视脾胃,只有扶助正气,方能达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目的。


(3)升清降浊,宜治脾胃:升降出入是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的基本过程。其中脾胃气的升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因为脾胃居于中焦,沟通上下,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的升降功能正常,出入有序,才能维持各种正常生理功能。于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肝失疏泄、肺失肃降、心肾不交等证时,常调理脾胃以助气机升降。


临床中,于教授除了常用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气海穴外,还选择隐白穴(双侧)各灸3壮以温补脾胃。


3.3、效经典,讲通调,辨经考穴


于书庄教授认为针灸的治则在“通”与“调”。《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阐述了针刺治疗的原则在于通调气机。“通” 是疏通瘀阻之气血,“调”,是调整失衡之阴阳,通调之法不能孤立,而是一法之中寓有他法,理法方术共奏疗效。


此外,临床上他还强调经络诊察,《灵枢•海论》 提出经络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特点,如人体脏腑有病时,在其所属的经脉循行上会出现异常反应,通过诊察,以经脉异常为依据,才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判断该病属于何经,使选经取穴具有客观根据,外治经络,以达求治脏腑。于书庄教授运用经络诊察的方法主要是审查血络、穴位的外观形态有无变化,反应点的压痛等来判断病性病位,在数十年的临床研究中,他总结了许多常见经、穴现象,以供后人学习。如气虚诸证,按压气海穴多出现陷下感或压痛;诸胃疾,中脘可见压痛或陷下感;咳嗽轻重与膻中穴压痛成正比,肝郁气滞导致的乳房胀痛亦可于膻中穴扪及压痛;妇科病、淋病膀胱炎的患者,其关元穴可出现压痛;咳嗽,痰黏者多在天突穴有压痛;失眠、子宫下垂、耳源性眩晕者多在百会穴有压痛;痔疮患者可在合谷穴触及卵圆形阳性物;溃疡病者,可在合谷穴按及压痛放射过腕、肘;已婚妇女闭经一个月以上者若在三阴交血海处压痛,可考虑为妊娠。


于书庄教授还根据经典古籍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丰富了许多常用特定穴的特殊用法,如气海穴为气病要穴、妇科要穴,凡气之为病与妇科病类均可用之;中脘穴治疗肝失疏泄、肺失肃降、心肾不交等证,此为受《脾胃论》之中焦为气机运转枢机的理论影响。关元穴可预防中风和骨质增生;人中(水沟)穴可治疗阳热过盛导致的上消多饮、牙痛,还能助阳行水治疗全身水肿大椎可以清泻阳热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出现中消者为佳,还能补阳益气,治诸虚百痨,其治疗冷哮疗效甚佳;灸百会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曲池治疗肩痛,使针感至肩部,立效,曲池配合丰隆可降血压;肘痛惯用二间配合陷谷等,均为于书庄教授博览经典与临床验效后 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3.4、测感传,审实质,解千古迷


1975年,于教授参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协作的“经络研究”,1976年发现隐性循经感传现象。为证明循经感传现象的普遍性,做了大量临床研究,自1977年参加针刺手法激发转化、气至病所的研究,证明显性感传的普遍性。


研究内容涵盖隐性感传和显性感传,其中提到“气至病所”是提高针刺治病和针麻临床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显性感传的出现是研究循经感传规律的基础。因此,于书庄教授对针刺手法激发感传促使隐性感传转化为显性感传进行了研究。其中总结 了激发感传的方法,如:环境宜安静,得气宜轻度或中度为宜,得气之后要察气(实施手法使经气感传),气至关节不能达到者可选择耐心察气和循经摄切的方法等4个要点。还对肺经、大肠经、胃经等循经感传线的定位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对中国人的感传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随机取样的 1000人中有65%的样本出现感传现象,而35%未见感传发生。在他10余年的研究工作中,不仅证明了循经感传的客观存在,摸索出激发经气的条件,总结了方法,并且用科研成果指导临床治疗,通过感传的实现提高了临床疗效。


此外,为了回答“针灸为什么能治病?”这一几千年的历史难题,于书庄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反复思量,结合临床经验,总结撰写了《针灸为什么能治病》、《针灸治疗作用之我见》、《论针灸的治疗作用》、《影响针灸治疗作用的几个因素》、《针灸治则研究》 等多篇论文。


4、沉疴经妙手,得济活人心


临床上,于书庄教授治病取穴精少,往往三五穴位配合即能救命活人,这源于他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多年来对临床病案的反复琢磨和总结所形成的独特的诊疗思路。临证治病合参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灵活运用交会穴、经验效穴,融汇科研成果经验治愈了多种疑难杂症、急症。医术精湛外,医德亦是有口皆碑。


有一患者,因长居寒冷潮湿之地,致使寒湿邪气流注关节百骸,数十年间被周身关节疼痛所困扰,百治无效,遂慕名而来。于教授通过四诊合参,诊断为寒痹,辨证为寒湿闭阻,单取大椎一穴,因其为手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穴,通行一身之阳气,能补阳益气 治诸虚百痨,行烧山火手法10余分钟。患者当时诉颈部有股暖流从上延续到腰骶部,治疗一次后,患者自觉症状渐轻渐好,未再复发。


有一江苏地区医案,患者癫痫间断发作3日,狂躁奔走,彻夜不眠,适逢于书庄教授临诊于市里,早有耳闻其医术精湛,遂前来求医。于教授见状,一针人中(水沟),留针90min,患者待针入便安静入眠。于教授认为,患者癫痫发作,狂躁之象为阴阳不交、阴不制阳所致,人中(水沟)交接任督二脉,因此可通达阴阳。可一天之后患者家属再来,怒气相迎,诉患者针后沉睡一天一夜,是否因针灸之害。于教授安抚家属道,患者狂躁三日,精力耗竭,饮食少入,沉睡是正常的,待自然苏醒便愈。果真待病人再醒,己如常人,家属连忙道谢。


于书庄教授曾说:中医理论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每复读一遍就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将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才能更好地领悟与发掘先贤们的精髓。这才是一名合格医生的必走之路”。他用一生实践着“反复学习与实践,反复实践与总结”的治学态度和理念,为中医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精力和心血。


(文末有删减,参考文献略)

关联词条:

  • # 于书庄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整理自2014年第11期《中国针灸》,作者为李嘉健、郭静、于振中、王麟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