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坐骨神经痛及多种其他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707

时间:2020-08-26

坐骨神经痛多为单侧沿坐骨神经通路的疼痛,总以经络瘀阻不通或筋失濡养为基本病机。其病位在下,故郭老主张可在“通络方”基础方上减去僵蚕重加白芍40~50g,甘草10g,牛膝15g进行治疗。若痛剧者加罂粟壳15g,玄胡15g。寒证酌加细辛桂枝;热证酌加丹皮黄柏、银花藤、赤芍;寒热夹杂者,则寒热证加味同时投入。


验案举例


李某,女,53岁,家庭妇女。1992年10月11日初诊。


病史:患者右侧腰部、臀部疼痛牵引及大腿后、小腿外侧直至足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1周。疼痛呈针刺样剧痛难忍,夜晚或咳嗽时更甚,坐骨孔点、腘点、腓点等均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本市某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针灸、理疗效果不明显,故前来求诊。


现症:症如上述,病人每隔2~3小时需服用止痛片暂时缓解疼痛。查其面色萎黄,形瘦神疲,舌瘦红少苔乏津,脉弦细略数。


辨治:辨为脉络瘀滞,筋失濡养。


以通络方为基础方加味治之:

 全蝎(水洗同煎)10g,地龙15g,白芍50g,甘草10g,玄胡15g,罂粟壳15g,木瓜15g。1日1剂,浓煎服。


服药1剂,当晚疼痛缓解。服药3剂,疼痛大减,乃去罂粟壳,加牛膝10g,继服4剂,症状体征消失。后以白芍甘草当归鸡血藤、制首乌、牛膝等药常规用量,养血柔筋善后,随访1年余未再复发。


附:治疗各种神经痛加减法


(1)血管神经性头痛:属寒证者,酌加川芎羌活细辛荜茇;属热证者,酌加石膏菊花黄芩;属寒热夹杂证者,综合寒热证加味。

(2)舌咽神经痛:属寒证者,酌加细辛当归蜈蚣、玄胡;属热证者,酌加银花藤、丹皮赤芍;属寒热夹杂证者,综合寒热证加味。

(3)三叉神经痛:按舌咽神经痛加味。

(4)坐骨神经痛:去僵蚕,重加白芍40~50g,甘草10g,牛膝15g,痛剧者加罂粟壳15g,玄胡15g。寒证酌加细辛桂枝;热证酌加丹皮黄柏、银花藤、赤芍;寒热夹杂者,则寒热证加味同时投入。

(5)臂丛神经痛:本病未发现热证病例,故一般均酌加羌活防风桂枝细辛当归葛根之类,寒凝络瘀重者,酌加蜈蚣、甲珠、鹿角霜姜黄麻黄少许宣通阳气。

(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寒证者,酌加细辛桂枝鹿角霜;热证者酌加丹皮赤芍、银花藤、黄柏之类;寒热夹杂者,酌加细辛白芍丹皮黄柏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难忍者,用本方加罂粟壳15g,玄胡15g,蜈蚣2条,酸枣仁15g


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临床中医家丛书·郭子光》,刘杨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关联词条:

  • # 坐骨神经痛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郭子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