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鸡峰》卷十六:半夏丸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阻病,心中愦闷,恶闻食臭,食则呕逆,怠堕少力,头眩嗜卧。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沸汤煮3-5沸,用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七○:半夏丸
制法
上为末,用酒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腹中卒痛,啼呼闷绝。
用法用量
1月及100日儿,每服3丸,用薄荷汤送下;半年至1岁儿,每服5丸,日3-5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其他同名方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半夏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寒下,下利色白,食不消者。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饮送下,日2次。
注意
忌猪、羊肉、海藻、菘菜、饧。
摘录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
方出《外台》卷八引《古今录验》,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半夏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胸痛达背,膈中烦满,结气忧愁,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5丸,先饮酒,用粳米饮送下,日3次。稍增至10丸。
注意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摘录
方出《外台》卷八引《古今录验》,名见《普济方》卷二○四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二二:半夏丸
制法
上7味,以好酒1斗与半夏拌,和匀同浸,春、冬3-7日,夏、秋7日,密封口,日足取出,用冷水急洗,风吹干。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咳逆上气。
用法用量
每服1粒,嚼破,用姜汤送下,或干吃。候60日干,方得服。
摘录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二二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