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耳郭及耳周皮肤灼热、水疱、糜烂、渗液,伴瘙痒、疼痛者,名旋耳疮(《医宗金鉴》),又有月食疮(《诸病源候论》)、月蚀疳(《外科启玄》)、耳烂(《疡医大全》)的名称。有的则以月蚀疮、浸淫疮合而称之(《太平圣惠方》)。相当于西医之外耳湿疹


本症急性发作时,由风热湿毒所致。若慢性迁延,则由血虚风燥引起。当分证内外并治。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风热湿毒

1.临床表现:急性发作,耳郭及耳周皮肤潮红、灼热、瘙痒,呈现多个小水疱;溃后流出黄色脂水,糜烂或有黄色痂皮,黄水渗处皮损蔓延扩大。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病因病机:内生湿热,外感风毒,内外相并,上扰外耳。

3.治法:祛风清热,利湿解毒。

4.方剂:除湿汤(《眼科纂要》)加减。

药物:荆芥1 0 g ,防风1 0 g ,车前子10g (包),茯苓10g,木通10g,连翘15g,银花15g,六一散10g (包),黄芩1 0 g ,柴胡10g。

方义:荆芥防风柴胡疏风,车前子茯苓木通六一散利湿,连翘、银花清热解毒,柴胡引经少阳。

加减:热毒甚者加龙胆草、黄连夏枯草清热解毒,风热甚者加白鲜皮、蝉衣祛风止痒。

5.变通法:湿热甚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湿盛者用草裤渗湿汤(《疡科心得集》),用草薄、滑石、瑟仁、黄柏茯苓泽泻通草丹皮,以利湿为主。风胜瘙痒,选消风散《外科正宗》),药用荆芥、牛菊子、蝉衣、苍术木通防风苦参生地当归石膏知母等,以祛风为主。


(二)血虚风燥

1.临床表现:病程长,反复发作,患处瘙痒,皮肤粗糙增厚、软裂,表面或有痂皮鳞屑。面色无华,纳少腹胀,倦怠无力。舌淡苔薄,脉虚细。

2.病因病机:病程久而局部渗液不断,伤气耗血,血虚风燥,外耳部肌肤失于润养。

3.治法:益气养血祛风。

4.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

药物:生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生地10g,蝉衣10g,苦参10g,防风10g,白鲜皮10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当归川芎生地白芍养血,蝉衣、防风苦参白鲜皮祛风清热止痒。

加减:皮肤粗糙增厚者,加首乌、胡麻仁润燥养血。

5.变通法:若脾虚湿甚,渗液糜烂为主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局方》)健脾利湿。


外治法


(一)药敷法

1.处方:防风15g,银花30g,苦参15g,枯矾3〜6g。

用法:水煎清洗患处。而后以青黛散调敷。用于风热盛者。

2.处方:花椒叶、核树叶、桃叶各15g。

用法:煎水外洗,并湿敷。适于患处干痂者。

3.处方:黄连膏。

用法:涂敷,用于局部脓痂者。


(二)外搽法

三黄洗剂外搽,用于红肿热痛、渗出者。碧玉散或三石散外搽,适于慢性而患处干燥、皲裂、脱屑者。

文献与评述

急性发作,为风热湿毒所致,治以祛风清热、利湿解毒;慢性迁延者,由血虚风燥引起,当治以养血祛风。现代医学认为,本症发作与变态反应有关,其诱因较多,常由外界刺激与内在过敏因素互为影响所致。故患者应忌食辛辣、鱼虾、肥甘,注意耳部清洁,戒除挖耳恶习,积极治疗中耳炎等,以杜绝本症发生。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