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白芷:止痛、疗鼻病

四君人参

浏览:409

时间:2020-09-21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辛,温,归肺、胃经。有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的功效。


头痛牙痛


白芷芳香上达,辛温通窍,历来即为治头痛之要药,如《串雅内编》之都梁丸,即以本品一味,专治头风痛、偏头痛。配伍川芎羌活细辛等药,则相须为用,疗效更佳。《丹溪心法附余》引《仁斋直指方》之芎芷散中,白芷川芎同用;《世医得效方》之四川丸,方中白芷川芎川乌、川细辛同用,疗效均十分可靠。


由于白芷入阳明经,故为前额及眉棱骨痛之专药。笔者对眉棱骨疼,常用本品配伍选奇汤选奇汤《兰室秘藏》,由羌活防风黄芩、炙甘草组成,主治风热挟痰上壅所致头痛眩晕眉棱骨痛。笔者加入白芷细辛,疗效较原方更好。


由于本品属阳明经之药,故对于阳明经之牙痛以及牙龈肿痛有效。属风寒者常配伍细辛,风热者常配伍黄芩,疗效可信。


疗胃脘痛


白芷香烈性温,能入胃祛寒止痛,《滇南本草》谓其“止胃冷腹痛寒痛”,其言不虚。国医大师张志远也常以此药加入治胃病药中以温通止痛,属独门家传经验。笔者学习张老经验用于临床,对于虚寒及寒凝型胃痛,的确可以提高疗效。


胁痛、周身肉痛


白芷胁痛《名医别录》早有记载,可惜后世用之较少。笔者学习他人经验,用于治疗胁痛,疗效称奇。曾治一肝气郁滞患者,两胁胀满疼痛,先用四逆散加元胡、川楝、郁金,服药一周效果不显,后于原方中加白芷10克,竟然3剂若失,疗效称奇。


周身肌肉酸疼,多由于气血不充,加之外受风袭所致,白芷有祛风止痛,通经开窍之功,故服之有效,笔者对于有此症状者,常在主方中加用白芷羌活独活各20克,称为身痛三味,疗效满意。


治鼻渊、鼻鼽、鼻痓、鼻塞


白芷祛风、散寒、燥湿,升阳明之清气,以充养上窍,可以消除鼻渊之病因,为治本之药;又可通鼻窍,止疼痛,以改善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及眉眶痛之症状,又属治标之品。故为治鼻渊之要药,自明清以来,诸家多所选用。本品治鼻渊多与辛夷苍耳子同用。如《济生方》辛夷散苍耳子散等。笔者治此病多选川芎茶调散鱼腥草(重用),多能取效。


除鼻渊外,本品亦多用于鼻鼽(过敏性鼻炎)、鼻痓(慢性鼻炎)。对于鼻鼽过敏性鼻炎),笔者常以柴胡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加白芷辛夷,用于阳虚肺寒,兼少阳太阳不和者,取效率在八成以上。而鼻痓则仍用川芎茶调散鱼腥草治之。


内服外用治疮疡痈毒


疮疡脓毒乃邪毒壅积,营气郁滞而成,《医宗金鉴》谓,白芷能“通经理气而疏其滞”,对于疮痈初起,红肿疼痛者,有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之功;而对于脓成难溃及脓湿不止者,又可以托毒排脓,除湿止痒,而且还可以生肌。故外科诸方中,白芷诚为要药。如《世医得效方·疮肿科》收录危氏“秘传十方”,加用白芷者竟有一半之多。众人皆知仙方活命饮,其中也用到白芷。另外,白芷还常用于外治肿疡。如治乳痈,可以用本品30克,打粉外敷有效。生肌玉红膏,以之与紫草当归血竭等配伍,用白蜡、麻油制为软膏,生肌之效甚佳。


外用美白润泽祛斑


白芷是自古以来的美容佳品,《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可作面脂”的记载。笔者曾自拟一方用以美白,由白芷茯苓山药珍珠层粉、蛋清、黄瓜混合均匀,用打蛋机打匀,做面膜敷面,效果出奇,竟在很多女性中广为传播使用,传为美谈。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王庆国,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