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皮肤瘙痒案(朱章帅)
患者,女,86岁
患者因糖尿病伴并发症收住我科。入院刻下症:精神可,头晕,乏力,喉咙有黄痰,心慌、胸闷伴四肢麻木,四肢及躯干瘙痒,双眼视物稍模糊,口干、口苦,轻微活动后心慌、胸闷加重,胸痛,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四肢麻木,双下肢轻度水肿,夜尿频,5-7次/晚,小便呈泡沫状,大便时干时溏,1次/日,纳可,睡眠一般。舌质暗红苔略黄,脉沉细。
西医予以予降糖、降压、活血化瘀、抗凝、调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中药汤剂予以滋阴益气,化瘀通络之剂口服。黄芪30g、党参15g、天花粉10g、柴胡苗10g、黄芩10g、瓜蒌皮12g、桔梗6g、麦冬12g、五味子6g,丹参15g、鸡血藤20g、葛根20g、川芎10g、金樱子30g、苏木10g、白鲜皮15g、蚕砂10g、蝉蜕5g 4剂,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
服完4剂,患者四肢瘙痒未见改善,问其有遇热瘙痒较甚的特点,考虑阴虚内热生风,上方加防风6,生地、丹皮、赤芍各10g后开4剂。
患者服完2剂后仍未见改未见改善。故与患者交流,让其配合针刺治疗。
仍考虑阴虚内热生风。选穴:三阴交、太溪、曲池、血海。作用:滋阴泄热。
第二天查房告知扎完针后身上痒一天都未发作,晚上稍痒,但能睡觉了。继续针刺。后瘙痒未作。诸症好转出院。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转自 精诚之心 公众号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