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治验
病人曲加,男,50岁,藏族,因“间断腹痛腹泻4年,加重3天”收入我科。患者近4年来经常出现腹泻,每日解黄色稀便3-4次,以饮食不当后为主,伴有腹痛,以脐周明显,病人曾在西藏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病情缓解后出院,但停药后症状再发,出院后间断服药治疗,病情较稳定。3天前上述症状再发,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无反酸烧心等适症状,病人就诊于我院门诊,给予查:大便常规、血常规未见异常,遂以“慢性肠炎”收住院。患者病来,夜休可,食欲正常,小便正常,体重变化不详。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烟酒史。查体:T:36.0℃ P:80次/分,R:20次/分 BP:130/90mmHg,步入病房,体型偏瘦,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及巩膜无黄染。颜面无水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无静脉曲张,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紧张,肝脾未扪及,莫菲氏征(-),肠鸣音6次/分。双下肢不肿。入院后给予做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B超示:胆囊壁增厚毛糙。入院后诊断:1.慢性腹泻2.慢性浅表性胃炎3.慢性胆囊炎。并给予了输:阿莫西林舒巴坦、奥美拉唑、以及能量,口服复方黄连素、必奇、整肠生等药物治疗1周,病人症状无缓解,仍有腹泻、腹痛等症状。
鉴于以上情况,于是劝病人服用中药治疗。刻诊:腹泻,每日3-4次,为糊状便,伴脐周腹痛,泻后痛缓解,纳可、睡眠可,舌苔薄黄,脉沉细,遂以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处方为:半夏15 黄芩12 黄连9 干姜9 大枣10 党参15 车前子15 木香12 茯苓20 白术12 炙甘草6 嘱服药5副,以观疗效,第3天查房,病人服药后,现大便每日1-2次,且腹痛症状明显好转,嘱继续服用上方治疗。
后服用本方10余副,病愈出院。笔者临床用此方治疗急、慢性腹泻,胃溃疡,肝胆疾病,病机以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清浊混淆而致肠胃不和,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者,只要辩证准确,应用得法,效如桴鼓。后我科主任也觉得此方效果很好,遂抄此方用于临床。
一小儿,年5岁,腹泻、发热2天。患儿2天前因饮食不节后开始出现腹泻,每日解黄色水样便7-8次,伴有腹痛,呈阵发性(疼痛时爱哭),以脐周为主,并有发热(测体温38.2℃),恶心,食欲下降。查大便常规示:白细胞+2,血常规示:白细胞11.6×109/L,给予输液治疗2天,症状无明显改善。经熟人介绍来我处就诊,刻诊:患儿精神差,口唇干燥起裂,口唇红,叩击腹部如鼓,舌苔黄,微腻,脉滑数,余症状同前,此为饮食停滞,复感外邪而病,嘱停用西药,以中医药治疗,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处方为:葛根18 黄芩9 黄连5 车前草20 金银花15 木香6 甘草3
患儿服药一副,热退,精神增,大便次数每日2-3次,为黄色糊状便,食欲稍增,再予上方加焦三仙各9克,三副病愈。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田丰辉,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