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慢性支气管炎效方-小青龙汤(裘沛然)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706

时间:2020-09-04

中医理论中,肺在五脏六腑中的地位极高, 《黄帝内经:》中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也就是说,肺相当于一个王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黄帝内经》又说“肺朝百脉”,就是说全身各部的血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会聚于肺,然后敷布全身。因此,由肺部病变形成的慢性支气管炎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为:咳、痰、喘,如果不加以调理治疗,很有可能会演变成“肺心病”,这时就会伴有浮肿、心悸等症状。裘教授认为,其病机的中心环节是“痰”和“气”。痰滞气道则咳、则喘,痰饮泛滥则肿、则悸。肺主气,肺气壅满、上逆,也可致咳、致喘,肺气虚弱亦能出现虚喘,气虚津化为痰,则痰益甚,两者可互为因果。


凭借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再加上对中医文献典籍的研究,裘老提出了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主张。其方如下:组成麻黄12~15克,桂枝10~20克,细辛6~12克,干姜9~15克,龙胆草9~15克,黄芩12~30克,甘草9~15克,五味子9~12克,桃、杏仁各12克,制半夏15克,紫菀15克,前胡12克,枳壳15克。用法每日水煎1剂


功效:温肺化饮,清化痰浊


主治:各种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对于这个方子,裘老是这样解释的:方中麻黄桂枝可以疏解表邪;细辛既可以表散风寒,又能够内化寒饮,还有止嗽之功;干姜为温化寒饮之良药;龙胆草、黄芩苦寒,降肺气,清痰热,其与细辛干姜相伍,寒温并用,相辅相成,对慢性支气管炎极为有效;甘草是一味极好的止咳药,即使胸满痰涌之症,但用无妨;枳壳(枳实)利气宽胸;余药为化痰止咳之品。


裘老还指出,这则小青龙汤加减方将清肺与温化合用,辛散与酸收并投,化痰与顺气兼顾,和慢性支气管炎病机颇为契合,所以才会收到良好的疗效。在应用时,如气喘较剧,可加葶苈子马兜铃苏子;痰多可加竹沥、南星;肢体浮肿可加猪苓茯苓车前子;气虚可加参、芪;肾虚加补骨脂巴戟天等。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