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坚经验方临证运用举隅
患者,男,40岁,于2008年2月20日来诊。患者于大年初一早晨悬挂鞭炮时因突然抬头而致头晕欲呕,当日便到就近诊所诊治无效,近半月来就诊于县城医院,脑电图示:供血不足。予以中西药并治,其效均不明显,经人介绍方来我处求诊。患者之前无类似发作史,但长期从事建筑内装修涂料工作,自述发病以来头昏发胀,甚时亦感颈部胀痛不舒,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头晕加重;前几日头晕有所减轻,只因用肩抬树回家后更觉颈部不舒,头晕脑胀加重,时有恶心,口微苦,颈部有压痛,嘱急转头而头晕加重。查:舌质红苔稍黄腻,脉滑数。辨为湿热为患。方用彭坚经验方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药用:葛根50克、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升麻10克,黄柏15克,蔓荆子10克,泽泻15克,黄芪15克,北沙参30克,木瓜30克,薏苡仁30克,枣皮15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杭白菊15克。四剂。
2月24日二诊,述服3剂药后诸症明显减轻,并在从事涂涂料工作,现只有在劳累后稍感颈部不适和头昏胀;查舌质淡红苔薄白稍腻,脉小滑。嘱暂不工作要多休息,去原方中钩藤、白菊,再四剂。其家人3月1日因它病来诊,述病已愈并无不适处,仍嘱要注意休息,待访。
益气聪明汤是李东恒治中气虚弱、清阳不升的目生障翳,视物不清,耳鸣耳聋等症。而用此方治疗颈椎病则为彭氏经验之所成,该方经适当加减用以治疗颈椎病属于气阴两虚兼夹湿热者,甚为吻合。初识彭坚用此方加减治疗颈椎病,犹如获至宝。颈椎病为当前之常见疾病,临床接诊较多,因寒起者首选葛根汤加减治疗,辨证准确用之效佳,而湿热为患者临床也较常见,之前本人用方都以重用葛根加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但其得失兼半,也试用过许多名家验方,其效并没有所言之好,今学用此方就用以治疗两例湿热为患者都取效甚佳,故特举一例为证,便后学者一同验证于临床。
例二 腰椎间盘突出(青娥丸加减)
患者,男,84岁,于2007年1月24日来诊。于几日前因家务事不慎扭伤腰部,刚开始二日只觉腰痛难忍,能勉强行走,后渐不能起床,由家人代述来开中药两剂(肾着汤加减),其效不显。便到医院做CT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现诊:患者诉腰部平卧不动时痛轻,如稍有活动疼痛如拆,时呻吟,患病以来大便未解,查舌质淡白少苔,脉细涩。因年老未敢尽用活血止痛之法,治以补肾健腰,强筋壮骨。方用彭坚经验方青娥丸加减。药用:杜仲10克,续断15克,补骨脂10克,核桃肉15克,巴戟肉10克,淡大云30克,菟丝子10克,白芍15克,木瓜15克。三剂,另加玄胡止痛片一瓶,一次6片,一日三次。三天后,家人代诊,述药后疼痛较前明显减轻,大便已通畅。再拿四剂药服用,三诊时家人述已能下床行走,但仍感腰部酸痛,饮食及二便均正常,再予五剂续服后停中药煎剂,用陈李济壮腰肾丸二瓶善后,现随访基本正常。
青娥丸出自《局方》,即杜仲、补骨脂、核桃肉、做丸时需加大蒜四味组成,补肾壮腰,专为肾虚腰痛而设。彭氏予此方加黄芪、当归、鸡血藤、威灵仙四味加强其补血通经作用,用以治肾气不足不能耐劳和适应气候能力下降,西医检查多为腰肌劳损者。而书中在其治疗病案里就有一高龄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而致腰痛甚者,正用此方加减治疗而取效显著。本人所治之病人,乃我家舅公,因虑其年高体虚,虽为急伤,不敢用活血之品攻取,恰读《我是铁杆中医》慢性疼痛一节,故效用青娥丸加减方用治此病,再加玄胡止痛片理气、活血、止痛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三 痛风(民间验方加味)
患者,男,59岁,教师。该患者痛风已六年,常服“秋水香碱”控制发作,但其效果始终不明显,痛甚时便来我处肌注解热镇痛类药以暂止其痛。近来因食用肥肉而痛疼发作较重,又来我处求诊,诊见患者拇趾红肿,痛不敢着地,自觉发热,活动受限,舌质红,脉弦有力。正逢近日读得彭氏习用民间治痛风验方,便予一试,在与患者说明中医治疗此病的优势之后,药用:土茯苓60克,石韦30克,车前子30克,百合30克。三剂。三日后再诊,述服药当晚疼痛骤减,三剂尽后已无疼痛。再用前仁30克、百合30克,煎汤代茶饮用,嘱当续服以求除根,如有发作再予原方服用。近日患者再来取药,感言用此次药近一月来,其人好几年未有如此轻松的感觉了。
痛风一病临床证治为数不少,因此病顽固,大多都以西医治疗为主,而用中医治此病本人也曾多次尝试,但因患者难以坚持服药大多也取效不太明显,后来所治也喜用西医暂治其标。喜获彭氏一书并得其用朱良春创制方“泄浊化瘀汤” 合民间方的百合、前仁加石韦用以治痛风效好。故窃泄浊化瘀汤之君药土茯苓,合彭氏之百合、前仁、石韦四药为方,药少,价廉,味淡,更便于长期服用,其效也不逊于其合方,但临床应用之远效,还待同道共同予以验证。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