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张奇文:治疗不孕验案

求道

浏览:346

时间:2023-12-22

赵某,女,时年33岁,2017年7月3日初诊。已有女6岁,想生二胎二年不得而求诊。末次月经6月26日,经期正常,无瘀块,量可,无腹痛腰痛。经前右乳胀,食便眠均可。平时怕冷,手脚凉,小腹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不孕(元阳不足,冲任俱虚,胞宫寒冷)。


治则:温扶下元,温经活血,散寒暖宫。


方药:1、正阳种子丹,每晚服1丸,连服10丸。2、酒当归15g,桂枝15g,白芍20g,赤芍20g,炮山甲10g,乌药15g,吴茱萸10g,补骨脂10g,巴戟天15g,坤草25g,盐炒小茴香20g,炒川断15g,炙甘草6g。水煎服,7服。


2017年7月10日二诊:患者仍怕冷,手脚凉,小腹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大补元阳、回阳救逆,益气养血,佐以温经散寒暖宫。


处方:六味回阳饮加减:酒当归15g,熟地30g,制黄附片50g(先用冷水泡黄附片1个小时,经泡的水倒掉,再加冷水先煎黄附片,加生姜50g同煎。先煎2小时,再加诸药同煎),盐炒小茴香20g,灵磁石30g(先煎10分钟),生龙牡各30g(先煎10分钟),砂仁15g(后下),白豆蔻15g(后下),紫油桂10g,炮姜20g,炙甘草25g,人参60g,补骨脂30g,仙灵脾15g,辽细辛6g,白芷15克。水煎服,10服。


2017年8月6日三诊:距上次月经40天,试纸验证为已怀孕,饮食正常,倦怠,左脉洪大有力,建议隔月再诊1次。


2017年10月2日四诊:已怀孕三个月。


张奇文认为婚后不孕者中,多有过一次甚至多次流产史。此类病人都具有或轻或重的阳虚症状,用扶阳法明显提高了疗效。本患者有流产史,平时怕冷,手脚凉,小腹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证属元阳不足,冲任俱虚,胞宫寒冷而致不易受孕。故当温扶下元,温经活血,散寒暖宫。用张奇文自制正阳种子丹扶阳;补骨脂巴戟天、炒川断,补助肾阳;酒当归桂枝乌药吴茱萸小茴香,温经散寒暖宫;白芍赤芍、炮山甲、坤草活血调经。服药7服后,患者仍怕冷,手脚凉,小腹凉,可见病重药轻,而且患者希望本月受孕。故在二诊改用《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中的六味回阳饮加减,以达大补元阳、回阳救逆,益气养血之效。


方中重用制黄附子50g,炮姜20g,炙甘草25g,大补元阳、回阳救逆;人参60g,大补元气;上两组药合用达到从扶阳着手,以元气为本目的。酒当归熟地以补血;加小茴香、紫油桂温经散寒暖宫;补骨脂、仙灵脾补肾阳;灵磁石、生龙牡,重镇降逆,引虚火下行;砂仁白豆蔻五脏之气入肾;辽细辛白芷芳香开窍。诸药合用,大补元阳、回阳救逆,益气养血,温经散寒暖宫,药大力宏,阳气回复,气血充,胞宫暖,不久即受孕。张奇文继承了火神派的精髓,善用附子干姜起大证、重证,屡起沉疴痼疾,而尤常重用附子,对疑难重症,则能应手取效。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

关联词条:

  • # 不孕
  • # 张奇文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