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张奇文 主任医师、教授。男,1935年出生,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




1957年毕业于昌潍医校。1958年参加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历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正厅级)等职。现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会长,山东省医学学会会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学术顾问、名誉会长,澳洲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学术顾问。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78年出席全国科技大会,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为省政协四、五、六届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从1958年起相继写出《中医学上的肾与肾虚证》、《房劳伤》、《论暑必兼湿》、《中药治疗肺结核咯血》、《试论内因七情》、《调补冲任》、《麻疹透表法则探讨及重症肺炎的辨证施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小儿腹泻辨证施治治疗100例的临床分析》、《小儿变蒸刍议》、《祖国医学对小儿保健的认识》等七十余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内外期刊,1982年主编出版《幼科条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合著出版《自学中医阶梯》(重庆出版社出版),1985年合著出版《中医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与周凤梧、丛林共同主编出版了《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5年校注出版了《丹溪治法心要》(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合著出版了《中医精华浅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9年主编出版了《实用中医保健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主编出版了《儿科医籍辑要丛书》(计六册,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年主编出版了《妇科医籍辑要丛书》(计四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2年主编出版了《古今儿科临床应用效方》(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年与江育仁教授主编出版了《实用中医儿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93年主编出版了《中国灸法大全》(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1997年主编出版了《温热病证治精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1年主编《实用汉英中医词典》(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1996年被英国剑桥名人中心收录入《世界名人词典》。


50年代提出流行性脑炎治疗中的"暑必兼湿"之争,应是"暑多兼湿"的观点。


60年代对小儿"变蒸"、"胎毒"学说结合现代医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70年代提出"妇科治疗首重调补冲任";


80年代提出"小儿疾病诊断应重视望诊四诊合参"、"儿科临床治疗应重内外合治";


90年代提出"肺胃肠相关论与肺胃肠相关病在儿科临床中的地位"、"儿科剂型改革的新思路",均受到国内外中医界的重视。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