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肩周炎之神方

四君人参

浏览:441

时间:2022-02-15

读各家医案,治疗肩周炎多以寒凝血瘀论治,效果极为缓慢。我也曾试过多种方法,皆不尽人意。偶翻《医学心悟·肩背臂膊痛》一章,云:肩臂痛,古方以茯苓丸,谓痰饮为患也,而亦有不尽然者。


于是,笔者重新翻开《方剂学》,找到茯苓丸一节,才恍然大悟。“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乃是“痰停中脘证”。


于是,拿来试用。为加强疗效,笔者加用理中汤以温化痰湿,加姜黄引诸药达肩部,效如桴鼓。共治疗五例,皆不过五剂。


病案1


徐莫,女,70岁。左肩周炎。肩部明显萎缩,平举不超过30度,疼痛致夜不能寐。舌淡苔白浊,脉滑。病程半年有余,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


处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五剂。


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出现过腹泻)。


病案2


2007年10月期间在广州大学城给本科同学上课,课间休息,一女同学上台求医。主诉:右手阵发性麻痹无力,不能抬过肩膀,腰背肌肉酸痛,其余无特殊不适,舌淡红稍胖,苔白润,脉弦。自诉每有中医老师上课,即上台求医,服药甚多,症不见减!!余寻思良久,本病似无症可辨,但怪病多痰,女同学舌淡胖、苔白润为中焦脾虚痰湿内蕴之象。痰浊留滞经络,故致肌肉、肢体酸痛麻痹无力。于是予指迷茯苓丸加减如下。


处方:枳壳15克,芒硝5克(冲),茯苓15克,生姜15克,半夏20克,羌活10克,苏叶10克,炒白术3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丹参10克。嘱服3剂。服药后汇报反应如何。


结果:春节后接女同学短信告知: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3剂后诸症悉除。至今数月余未见复发。


指迷茯苓丸”源于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的茯苓丸。药物组成:枳壳芒硝茯苓生姜半夏。主治:燥湿和中,化痰通络。用于痰饮留伏,筋络挛急,臂痛难举。


经典的方剂有许多神奇之处,初学的朋友不要总想着淘一个秘方,其实许多秘方就是最原始的经典方剂。看看《串雅》就会明白。


我的病例暂时很少,发表在此,希望各位朋友和前辈,共同探讨和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附:《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之和阵有以下内容:(《指迷》)茯苓丸:治人有臂痛,手足不能举,或时左右转移。此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能流行,上与气搏,脾属四肢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者是也。但治其痰,则臂痛自止。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者,用此则愈。此治痰第一方也。




吴德回复:

我的体会,还是《傅青主男科》治两臂肩膊痛方比较应手,常加重附子,并加桑、桂枝。服后有作泻的,有不作泻的,前者缓解往往更快、更彻底。

痰饮阻滞明显的,茯苓丸方常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桂枝,效果还是可以的,只是临床所见,此型比例并不大。

关联词条:

  • # 肩周炎
  • # 指迷茯苓丸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