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大黄

处方

大黄(锉,炒)牡丹皮 消石(研)芥子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5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主肠痈。少腹坚硬,肿大如掌而热,按之则痛,局部或赤或白,小便稠数,汗出憎寒,其脉迟紧者来成脓,如脉数则脓已成。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以利下脓血为度,未利再服。

摘录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大黄

处方

大黄6克 黄连6克(去毛)黄柏6克 栀子6克(擘)

制法

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

主天行,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煮六七沸,纳豉12克,葱白7茎,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摘录
《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大黄

处方

大黄10克

制法

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

主久痢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

用好酒300毫升,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230毫升,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后服芍药汤和之。

《经验女科》:大黄

处方
功能主治

胎前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经验女科》

医方简义》卷四:大黄

处方

生锦纹大黄8钱,生石膏3钱,银花4钱,栝楼子6钱,桔梗2钱,焦栀子3钱,牛蒡子(炒)3钱,苏子2钱,连翘2钱,射干8分(即乌扇)。

功能主治

通便泄热。主喉症火毒太甚,壮热痰盛,胸痞便秘,咽痛水浆不入,危在旦夕者。

用法用量

竹沥1盏,姜汁3匙,青果2枚(打取汁),冲入,徐徐呷下。得吐出胶痰数碗,痰出便通,可转危为安。

摘录
医方简义》卷四


其他同名方

《外科学讲义》:大黄

处方

大黄1两,穿山甲3钱,川厚朴3钱,白芷3钱,大枫子仁3钱,花椒3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水煎,和酒1杯服。令毒气从大便出,7日全愈。

摘录
《外科学讲义》

《普济方》卷三○七:大黄

处方

牛膝、大青草、下马草、胡麻草、铁扫草、将军草(如无,用雄黄少许)、槐花头、淡竹叶、小青各等分。

功能主治

毒蛇伤。

用法用量

上同捣汁,用煮酒调服。将针破伤处,用葱盐汤洗净,将药滓敷疮口。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

《普济方》卷二八四:大黄

处方

大黄1两,木鳖仁半两,甘草节2钱半。

功能主治

宣热拔毒。主痈疽。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入少酒煎。

摘录
《普济方》卷二八四

《普济方》卷一一九:大黄

处方

大黄2两,山栀子仁1两,朴消2两,连翘2两,薄荷2两(去枝根梗),甘草1两,干葛2两,赤芍药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五脏积热,烦躁多渴,唇裂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阳明证伤寒发狂,见鬼谵语,大小便秘;一切风塞。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竹叶7片,蜜3匙,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九

《普济方》卷七十四:大黄

处方

大黄(炒令香)1两,细辛(去苗)1两,甘草(炙)1两,黄芩1两(去黑心),芍药2两,青州枣(去核),淡竹叶1分。

功能主治

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

方中青州枣用量原缺。

摘录
《普济方》卷七十四

脉因证治》卷下:大黄

处方

大黄(煨)、皂角、甘草(炙)。

功能主治

瘰疬瘿瘤,结核。

用法用量

水煎服。外以麝香瓜蒌仁敷之。

摘录
脉因证治》卷下

《直指》卷四:大黄

处方

木香半两,大黄半两,黑豆1两,升麻3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脚气风热,烦闷发渴,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乌梅2个,新水煎服。

摘录
《直指》卷四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