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千金》卷十六: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4升3合,茯神4两,知母4两,萎蕤4两,栝楼根5两,竹沥3合(一方用竹叶),生姜汁2升,白蜜2升,生地骨皮(切)2升,石膏8两,生麦门冬汁1升。

功能主治

积热。肾气不能上蒸于肺,肺胃枯槁不能滋其化源,而致烦渴便难。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先煮诸药,取汁3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门冬汁,微火煎4-5沸,下蜜、生姜汁,微火煎取6升。初服4合,日3夜1,渐加至6-7合。4月5月作散服之。

各家论述

1.《法律》:按此方生津凉血,制火彻热,兼擅其长,再加人参,乃治虚热之圣方也。

2.《千金方衍义》:方中用凉润诸味润血生津,单取生姜之辛以开结滞之气。

摘录
《千金》卷十六

《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2升,麦门冬汁5升,生姜汁5合,紫菀3两,贝母3两,款冬花3两,甘草(炙)3两(一方有人参3两)。

功能主治

补心肺,令髭发不白。主肺气咳嗽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7升,煮取3大升,去滓,却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煎30沸,下蜜1升,煎如饧,盛不津器中放冷。含如枣许,渐增之。

摘录
《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全生指迷方》卷二: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半斤,大黄(末)1两。

制法

地黄汁熬耗一半,纳大黄末同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血热。心经火热,脉洪数,或吐或衄。

用法用量

每服5粒,熟水送下。未效,加至10粒。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1盏,生杏仁(取油)1盏,生紫苏汁1盏,生麦门冬汁2盏,生天门冬汁2盏,莱服子(炒)半两,五味子2两,桔梗2两,桑根白皮(炙,锉)2两,旋覆花2两,贝母(炒)2两。

制法

上将后6味为末,用前汁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肺脏壅热。

用法用量

食后、临卧含化1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地黄煎

处方

生地黄5斤(洗,焙),补骨脂5两,人参5两。

制法

上为末。每用酒2升,药末2两,羊髓1具(去筋膜),一处细研,慢火熬稠,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

髓虚寒,脑痛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1小匙,温酒化下,空心、日午、卧时各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地黄煎

处方

生地黄(细切)3斤,生姜(细切)半斤,生麦门冬(去心)2斤。

制法

上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汁,用银石器盛,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瓷盒贮。

功能主治

消渴,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每服1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1升半,麦门冬汁5合,生姜汁5合,天门冬汁5合,玄参1两,柴胡(去苗)1两,茯苓(去黑皮)1两,射干1两,黄牛乳1升,蜜2升,黄牛酥5两,黄耆(钞,炒)2两,桂(去粗皮)2两,人参2两,五味子(炒)2两,款冬花2两,紫菀(去苗土)2两,贝母(去心)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5两。

制法

上将余药为末,次将各自然汁及酥、乳、蜜等入铜银器中,以文武火煎百十沸,时时搅转,然后旋旋调下诸药末,搅令匀,煎百余沸,来日封闭干甑上,蒸2炊久,待冷以蜡纸紧封闭10数日,时复一看,莫令损动。

功能主治

肺气不和,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

每日饭后服1匙头,仰卧渐渐咽之,令药浸润心肺,至夜临睡时如前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其他同名方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1升半,生姜汁半升,白蜜1升,牛酥半升,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2两半,紫苏子(研令细)2两,甘草(炙,锉)1两半,贝母(去心,炒黄)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紫菀(去苗土,洗,焙)1两半,竹叶半升。

制法

先捣后5味为细末,以水4升半,煎取2升,去滓,入紫苏子地黄汁生姜汁,净滤,同白蜜、牛酥铜器中重汤煎,搅勿住手,候如稀饧,以干器贮之。

功能主治

上气乏急。

用法用量

时含1匙,细细咽汁,常令喉中药不绝。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千金》卷八: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2升,生姜汁1升,枸杞根汁3升,荆沥5升,竹沥5升,酥3升,人参8两,天门冬8两,茯苓6两,栀子仁4两,大黄4两。

制法

后5味为散。先煎地黄等汁成煎,次纳散药搅调。

功能主治

冷补。补虚,清热,润燥,涤痰除风,开通瘀壅。主风热心烦闷,及脾胃间热,不下食。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法律》引作“地黄汤”。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地黄煎用杞根、天冬而兼地黄、乳酥,佐二沥以润血燥,栀子大黄以泄烦热,人参茯苓以助祛邪,姜汁以辟痰涎之滞也。

摘录
《千金》卷八

《圣惠》卷九十五: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1斗,生姜汁1升,酥1斤,蜜1升,杏仁1升(汤浸,去皮尖,研如膏用之)。

制法

先取地黄汁,于银锅中煎如稀饧,纳姜、酥、蜜、杏仁等和,更煎令稠,于不津器中盛。

功能主治

长肌肉,填骨髓。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

每以温酒1蚬亮服之,日3次。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五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地黄煎

处方

地黄汁2升半,生栝楼汁2升半,牛脂3升,蜜半升,黄连(去须)1斤(为细末)。

制法

上合煎,取5升,不津器收贮。

功能主治

除热。主膈消。

用法用量

每服1大匙,热汤化,通口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医方共聚》卷二二八引《王岳产书》:地黄煎

处方

生地黄(捣取自然汁)2合,生姜汁4合,白蜜4合。

制法

上以垍铜锅内相和,慢火煎令稀稠得所如饧,以干垍瓶内盛。

功能主治

产后调养。主

用法用量

每服1匙头,空腹热酒调下。产后10日内,吃2-3服甚良。以腊月修合贮之。

摘录
《医方共聚》卷二二八引《王岳产书》

《医略六书》卷二十一:地黄煎

处方

生地1斤(擂绞净汁),麦冬8两(擂绞净汁),川芎1两(擂绞净汁),生姜1两(擂绞净汁)。

功能主治

壮水散滞。主阴虚血滞鼻痛,脉虚微数者。

用法用量

盐花少许,煎膏噙化。

各家论述

阴虚血滞,清肃之令不行,无以分布营气以上荣于鼻,故鼻准作痛特甚。生地滋阴以大壮其水,川芎活血以上荣于鼻,麦冬之凉润能清心火,佐川芎以除肺燥,生姜之温行善开肺气,率地黄以止鼻痛也。绞汁取其味之清,煎膏得其力之醇,盐花润下,噙而化之,俾阴精上奉,则血滞顿行,而肺燥自润,安有鼻准作痛特甚之患乎。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一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地黄煎

别名

地黄膏

处方

生地黄不拘多少(取汁熬成煎),生麦冬不拘多少(取汁熬成煎)。

制法

上2煎合入1处,滤过,入砂锅内同熬1时4分,入蜜1分,再熬1时,取出,细瓷罐内收之。

功能主治

驻容颜。补肾水真阴,填精固精,生血乌发。主男妇血虚。

用法用量

地黄膏(《摄生众妙方》卷二)。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五十:地黄煎

处方

生地黄5斤(绞取汁)。

制法

上于银锅内微火煎1-2沸,投白蜜1升,再煎至3升。

功能主治

吐血,忧恚绝伤,胸膈疼痛,及虚劳唾血。

用法用量

每服半升,日3次。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五十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