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邓尔禄治肺心病经验方:扶阳汤

求道

浏览:403

时间:2024-01-05

组成: 党参15~30克,茯苓15~30克, 桂枝10~15克,白术10~15克,黄芪20~30克, 制附片10~20(先煎)克,生姜10克,山药20克,陈皮10克,柏子仁15克,五味子10~15克, 炙甘草5~10克,法半夏10克。


功能:温阳益气,利水宁心。


主治: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心肺气虚、肺肾阳虚者。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方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学“肺胀”“喘证”“痰饮”“水肿”范畴。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初期在肺,久则累及脾、肾、心脏,后期病情重笃,五脏俱虚,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气虚、痰浊、血瘀之证较为明显。


扶阳汤方由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合方化裁而成。苓桂术甘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苓桂术甘汤具有温补脾阳、逐饮利水之功。真武汤能温壮肾中阳气,驱散在里之阴寒水气


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导水下行;桂枝温阳化气;生姜温散水气附子大辛大热,温补肾阳,增强散寒逐水的作用;党参黄芪补气健脾,扶助正气;柏子仁五味子养心安神,敛心气之耗散;陈皮、法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益气健脾、温肾扶阳、化痰瘀、逐水饮之功,治疗心肺气虚,脾肾阳虚所致的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有良效。


加减运用:若外感风寒,表证明显时,去黄芪,加蜜炙麻黄细辛,或改用小青龙汤;若外感风寒,郁热在里者,去姜、附、桂、芪,加蜜炙麻黄、生石膏;喉中水鸡声者,加蜜炙麻黄射干;喘息较重者,加炙地龙全蝎;若痰多黏稠,胸脘痞闷者,去参、桂、姜、附,加葶苈子桑白皮、全瓜蒌泽泻车前子;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者,为肺性脑病痰郁化热,内陷心包,改用涤痰汤加减,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若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呼吸功能衰竭等元阳虚极而形成暴脱之证时,应急予回阳救逆,益气复脉。方用四逆汤生脉散加煅龙牡,及早使用西药抗休克治疗。有条件者应静脉给予参麦和参附注射液。(邓颖 整理)

关联词条:

  • # 肺胀
  • # 邓尔禄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国中医药报原创内容,如有转载请注明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微信(cntcm1989)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