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详细内容
[组成]
全当归八钱(24g) 川芎三钱(9g) 桃仁去皮尖,研,十四枚(6g) 干姜炮黑,五分(2g) 甘草炙,五分(2g)
[用法]
黄酒、童便各半煎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功用]
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
[方解]
本方证由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所致。妇人产后,血亏气弱,寒邪极易乘虚而入,寒凝血瘀,故恶露不行;瘀阻胞宫,不通则痛,故小腹冷痛。治宜活血养血,温经止痛。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均为臣药。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共为佐药。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用以为使。原方另用童便同煎(现多已不用)者,乃取其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之意。全方配伍得当,寓生新于化瘀之内,使瘀血化。新血生,诸症向愈。正如唐宗海所云:“血瘀可化之,则所以生之,产后多用”(《血证论》),故名“生化”。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甚至有些地区民间习惯作为产后必服之剂,虽多属有益,但应以产后血虚瘀滞偏寒者为宜。临床应用以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可减去破瘀的桃仁;若瘀滞较甚,腹痛较剧者,可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益母草等以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温经散寒;若气滞明显者,加木香、香附、乌药等以理气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宫缩疼痛、胎盘残留等属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者。
4.使用注意 若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不宜使用;若恶露过多、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者,当属禁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上:“此症勿拘古文,妄用苏木、蓬、棱,以轻人命。其一应散血方、破血药,俱禁用。虽山楂性缓,亦能害命,不可擅用,惟生化汤系血块圣药也。”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4:“治产后恶露不行,腹中疼痛等证。夫产后血气大虚,固当培补,然有败血不去,则新血亦无由而生,故见腹中疼痛等证,又不可不以祛瘀为首务也。方中当归养血,甘草补中,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色黑入营,助归、草以生新,佐芎、桃而化旧,生化之妙,神乎其神。用童便者,可以益阴除热,引败血下行故道耳。”


求道
畅读VIP

393

0


求道
畅读VIP

397

0


求道
畅读VIP

573

0


求道
畅读VIP

405

0

刘茜檬
原创投稿

625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