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用活血化瘀法治愈20年皮肤瘙痒及泄泻(刘方柏)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147

时间:2020-09-30

患者,男,73岁。2000年3月7日诊。


1979年开始发现皮肤瘙痒,初为右颈部,渐及全身,无斑疹,搔抓后不溢血珠。每年五月份发作,痒时心慌不宁。开始几年冬春时症状可自行减轻,近六七年来全年不断,夜间睡眠时奇痒难忍。20年来遍历中西医,消风散四物汤、抗敏汤、养血润燥、清热燥湿、解毒止痒、凉血息风诸法及苯海拉明、扑尔敏、钙剂、息斯敏、眠尔通、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治疗,全然无效。

患者宿有非特异性结肠炎、心肌缺血、脑动脉硬化。

刻诊,面黄少华,神色憔悴,全身皮肤萎缩、松弛退化,遍布抓痕。脉弦、舌质散见点片状乌黯斑。

诊为皮肤瘙痒症。当即处以血府逐瘀汤加味,归尾12g,生地15g,桃仁10g,红花g,紫草10g,旱莲草30g,茜草10g,川芎10g,柴胡10g,赤芍10g,桔梗10g,甘草10g,蜂房10g,大蜈蚣1条,蟾皮10g,紫荆皮12g,嘱清水浸泡20分钟开煎。初煎水开后20分钟,二三煎水开后半小时,三煎所得混匀,分3次1日服完,暂给药两剂。忌海味、辛辣、烟酒及香燥食物。

3月18目二诊。患者欣喜若狂,滔滔述说药后经过:初诊当日下午7时服药1次,入睡至夜12时左右醒来,感头皮奇痒,抓捶搓揉,皆无济于事,其程度为20年来未遇,幸好仅一二分钟即自行停止。次晨起床,头昏旋,视物旋转,约1分钟,恢复正常。随即继续服药。服完1剂,痒大减,服完两剂,全身瘙痒竟完全停止。自谓20年缠身的痛苦竟意想不到的就这么好了。今日来诊,头昏,漂浮感(3年来反复发作,被诊为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已3次住院),大便稀,日3次,腹鸣。药已中的,遵“常毒治病,十去其八”和“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原方去虫类药后加减遣药如下:归尾12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柴胡10g、赤芍10g、桔梗10g、天麻15g、乌梅10g、黄连10g、地榆10g、炒山药15g、茯苓10g、煨葛根30g、羌活6g,煎法同前。

3月20日三诊,药后头昏,漂浮感大减;仍腹鸣、大便稀,日2次。并拿出10余年来为此病服过的一大摞处方,述说了腹泻的漫长治疗过程:20年前皮肤瘙痒不久即出现了本症,腹整日鸣响、冷痛,大便从未成形过,每日三四次。因较皮肤瘙痒能忍受些,又怕述病太多医生用药不专,故先时未及治疗。及至皮肤瘙痒治疗无望时,又才回过头来求治本病,孰料仍无效果。本次瘙痒得止,复又燃起了继治本病的信心,故找出多年来用过的处方。细检诸方,均为健脾燥湿,祛风涩肠,温阳益肾,行气导滞之品。乃于二诊方生地,加九香虫10g,仍服2剂。

3月25目四诊。上两剂药服完后,大便每日1次,质已成形,腹尚微有鸣响、冷感。病已近愈,宜以丸药巩固。以第三诊方羌活,各药用量加至3倍,再加入钩藤30g,水蛭18g共研细末,炼蜜为60小丸,每日早晚各以开水送服1丸,共服1个月。后随访,所患病症,尽得荡除。

按语(有删节):

  • 怪病多痰瘀,痒多“风”作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该患三种病中两种已患20年,另一种已近三年,常规治疗必已遍历,这就决定了常规辨治只能是重蹈复辙,必须另辟蹊径,寻求究属何“证”,本患病程绵长,符合久病多瘀,年老患病,每有气血运行迟滞兼虚夹瘀,脉络失养,舌呈黯片状,乃瘀血之明证。而这些特点,前医可能仅执一端,未能全面参合,或干脆未注意(如舌象),从而使疾病变成了“疑难”。而我们依据上述特点,则可做出如下辨析:瘙痒,为气血亏虚,皮肤失养,脉络瘀阻,瘀而生风;泄泻则为脾肾亏虚,肠络瘀阻,运化失司;头昏则为精血亏虚,血脉瘀阻,清气不升,脑失充养。这样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三个病,其“证”的共同点气滞血瘀即被清楚的揭示了出来。因而,用活血化瘀法对三病都有了针对性,收一矢三的之效也就不奇怪了。


  • 初诊着眼于皮肤瘙痒,加用了三草汤(紫草茜草、旱莲草),本方为我多年来习用的一个验方,治疗一切过敏性病患时均可加用,有较强的脱敏效果而无留邪之弊


  • 用虫类药意在针对久病入络而起搜风透络,攻毒止痒作用。


  • 三诊后加用了“风”药,乃一箭双雕之举:一为治头昏,循“高巅之上,唯风可到”之理,一为治泄泻,遵“风能胜湿”经旨,并循李东垣升阳益胃汤方义。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REF.刘方柏.皮肤瘙痒、泄泻20年[J].中国社区医师,2002(01):12-13.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