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证病案(王伟群)
林某,男,56岁,因外伤致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乏力于2021年8月30日至我院住院治疗,行颈椎磁共振检查示:C4/5、C5/6椎间盘向后突出,椎管狭窄,颈髓受压;于2021年9月3日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结合西医药物及康复理疗等治疗后仍觉双上肢麻木和乏力感,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来我院门诊就诊。2021年10月09日初诊症见: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双上肢乏力、麻木,双手指运动活动欠佳,纳眠差,大便溏,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细弱。
查体:双上肢感觉麻木,以双上肢外侧及远端显著;双上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腱反射(+)、双侧肱三头肌腱反射(+)、双侧桡骨膜反射(+)、双侧Hoffmann征(-);余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痿证
证型:脾胃虚弱
治以:健脾益气、强筋生肌
拟方:龙芪强肌饮加减
处方:
五指毛桃100 克
千斤拔15克 牛大力15 克
柴胡10 克
煎服法:上方首次以水800 mL煎至100 mL,早晚饭后温服,1剂/d,连服14剂。
2021年10月21日二诊
患者精神状况较前改善,自诉双上肢乏力感较前稍缓解,大便量少、难解,舌暗苔白、脉细弱,遂于上方基础上加麻仁、桃仁各15 克,活血润肠通便,再予14剂。
2021年11月4日三诊
双上肢麻木感轻微缓解,双手远端麻木依旧,舌暗苔薄白、脉涩,于上方加威灵仙 15 克、甘草泡地龙 20克、鸡血藤15 克、黑老虎20 克、三七5 克,补虚活血通络,再服14剂。
2021年11月18日四诊
患者神识清,精神可,面色红润,双上肢少许乏力,手指活动灵活稍欠佳,双手指远端感觉仍有少许麻木,食欲明显改善,无脘闷腹胀,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有力;查体:双手指远端感觉轻度麻木,双上肢肌力Ⅳ+,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腱反射(++)、双侧肱三头肌腱反射(++)、双侧桡骨膜反射(++)、双侧Hoffmann征(-);其余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予前方基础上减鸡血藤、柴胡、当归温燥之品,继续服用2个月,后随访诉仍有手指末端少许麻木感、但无碍日常生活,其余诸症状消除。
按语:
“治痿独取阳明”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作为治疗痿证的基本治法。患者正气受损,气血不足,难以濡养脾胃,日久损伤脾胃,故中后期往往出现脾胃虚弱之象。龙芪强肌饮为吴俊哲教授创立的用于治疗中后期脊髓损伤的验方。本患者初次就诊时为一派脾虚不运之象,治以健脾益气、强筋生肌为法,拟方龙芪强肌饮加减,重用五指毛桃为君,俗称五爪龙、南芪,其味甘性平,补而不燥,以健脾益气补虚为主;臣以黄芪,味甘微温,入肺脾肝肾经,功效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助君药增强补气健脾之功;人参、炙甘草、白术、茯苓取补气名方四君子汤之意,用以大补一身之元气,且茯苓健脾利湿、白术补脾燥湿,以助脾胃运化,四药合而为臣;当归活血补血,血为气之母,气血双补;陈皮理气和胃,补而不滞 二药共为佐药;岭南道地药材千斤拔、牛大力强腰健肾、补虚通络以治肢体麻木乏力之标、柴胡、升麻升阳举陷,既振奋升提下陷之中气、又引诸药入脾胃经,如《本草纲目》中曰:“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诸药均为使药;总览全方,脾胃得补则气血营卫生化有源、肢体筋肉有所濡养,补益行气、补而不滞,正本澄源、标本同治,合而共奏健脾益气、强筋生肌之功。
龙芪强肌饮根据脊髓损伤中后期脾胃虚弱的特点而创立的经验方,具有健脾益气、强筋生肌的功效,对脊髓神经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治疗效果显著。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受损,当以长期补脾益胃为主,此方药性温和,适合长期服用,并可随证加入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等治标之品。《内经·五脏生成篇》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脾胃论》亦有云:“百病皆为脾胃而生”“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脾胃一损,正气不足,百病由生,缠绵难愈。现代医学虽借助手术等手段早期解除脊髓实质性压迫,避免脊髓压迫损伤的进一步加重,但由于手术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气随血脱,正气受损,气血不足,加重脾胃受损,由于其脾胃气血虚弱之本尚未纠正反而加重,故仍遗留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从脾胃论治脊髓损伤,营卫气血生化有源,经络脏腑、四肢百骸皆有所养,从而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版权声明: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