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参苏饮加减治疗气虚咳嗽配方

茯苓

浏览:776

时间:2022-02-23

【药物配方组成】党参9g,紫苏9g,前胡9g,半夏6g,枳壳6g,陈皮6g,桔梗6g,百部6g,黄芩5g,川芎5g,炙甘草6g


【随症加减】咳嗽痰多者加茯苓;咳吐黄白痰者加黄芩鱼腥草;大便稀者加炒白术;纳少者加焦山楂鸡内金;汗多者加五味子;又复外感者加板蓝根.


【治疗方法】水煎,每天1剂,早、晚分2次服;婴幼儿可不拘次数,少量频服.以5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补脾益肺,化痰止咳.


【经典案例医案临床治疗126例,均曾患急性上感、支气管炎,肺炎经治疗后其余症状消失,惟遗咳嗽难愈,晨起及活动后咳嗽明显,咳而无力,痰多或少,气短乏力,汗多,易患感冒,舌淡苔白略厚,脉弱或滑.治愈102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56例,2个疗程治愈者33例,3个疗程治愈者13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03%.


【经验心得】小儿气虚咳嗽多发生在小儿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后,经西医治疗其他症状已消失,惟遗咳嗽难愈,而继续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寒暖不能自调,易感外邪.外邪多以风为先导,又先袭肺,肺失宣降而致咳嗽."肺为娇脏"加上小儿脾常不足,咳嗽日久不愈,易耗伤肺脾正气,更易复感外来风邪气虚不能正常输布津液故易生痰量多或少.参苏饮出自《局方》,为益气解表祛痰剂之.方中党参为主药,益气固表、健脾化痰;紫苏祛风;黄芩清解热邪;半夏枳壳陈皮桔梗前胡百部行气化痰止咳;炙甘草益气润肺止咳;少量川芎取其祛风之功.诸药合用,使中气强盛,表固风去,痰化咳止,故收效明显.


方剂出处】郝永敏.加减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126例.江苏中医药,2004;25(6):38

关联词条:

  • # 参苏饮
  • # 咳嗽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郝永敏,由四君收集编校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