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乳核治验

四君人参

浏览:606

时间:2022-01-14

乳核,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一般生于一侧乳房之偏上方,一个或多个。小者如梅,大者如李,亦有巨大者,其质硬光滑,推之可动,皮色不变,多有痛感,不与皮肤粘连,亦无发热,也不溃破。临床本病颇多,其治大多用疏郁理血、化痰散结法,然疗效并不理想,多缠绵难愈。笔者于1971年至1979年用“十全大补汤”合“阳和汤”化裁治疗本病,治愈甚多。

 

本病系由郁怒思虑,内伤七情,损及肝脾而成。因肝为血脏,主疏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故损及脾,常可出现虚、实两方面之病理变化。其实者,肝失疏泄而气滞,久之而血瘀,脾失运化而聚湿为痰;其虚者,多由肝失疏泄,久之耗损肝血;脾失运化则竭气血生化之源,而气血两虚。故认为本病病机为虚中挟实,以气血两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经脉为标,而属阴症范围。

 

根据“病有标本者,本为病之源,标为病之变”(《景岳全书•标本论》)及“治病必求其本”说,余用十全大补汤益气血和阴阳,滋肝而补脾。肝血旺,方疏泄有常;脾气足,才升降有度。气机畅,经脉通,气血壮,则积自消。又本证属阴,阴盛而阳虚,故用“阳和汤”和阳通滞,温散开结。

 

曾治菜某,其两乳房各有一5cm x 3.5cm x 2cm之肿块,质地较硬,有触痛,皮色正常,5个月未消散,西医诊为乳房纤维腺瘤,建议手术切除,因患者不同意,遂就诊于余。

 

处方:黄芪党参15g鹿角霜12g当归茯苓熟地黄、川芎肉桂、炙甘草9g白术10g麻黄6g,水煎服。患者服15剂后去麻黄。服至20剂时肿块缩小,痛止,服至30剂时肿块全消而愈,续服12剂以巩固疗效。

 

曾治刘某,两乳房各有6. 5cm x 3.5cm x 2cm之肿块,坚硬,皮色正常,按之无粘连,痛引胁下,值经期痛甚。处方:党参黄芪白芍15g鹿角霜12g白术当归熟地黄、川芎10g茯苓麻黄、炙甘草9g附子肉桂6g,水煎服。服23剂,患者痛止肿块全消。

 

本证因属阴证,故用药偏温补,可放胆使用,尤其对脉沉者,尚须加附子,其量可由9g增至15g。对有明显之阴虚内热者,如舌红干燥、口苦眩晕烦躁 发热等症,用本方应慎之。初服药者,麻黄用量宜小,因其辛散不宜久服,服至十多剂便可去之。如有痰湿征象(脉滑者),宜加入白芥子。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贾振堂,摘自《北方医话》,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