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由于恼怒伤肝,优思伤脾,导致肝脾两伤,气机阻滞,水湿失运,痰浊内生;或因冲任失调,痰瘀互结于乳房而成。
症状
多见于20—30岁的青年妇女。乳房内出现肿块,常为单发性,或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出现,乳房各个象限均可发生,而以外上象限较多见。肿块形似丸卵,大小不等,小如黄豆,大如禽蛋,皮色不变,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肿块一般无疼痛,少数可有轻微刺痛或胀痛,但与月经无关。肿块一般生长缓慢,可能数年不变,不会溃破。若在妊娠期迅速增大,应考虑恶变的可能。
诊断
辅助检查:钼钯乳房摄片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致密肿块阴影,边缘清楚,有时肿块周围可见一薄层透亮晕,偶见规整粗大的钙化点。B型超声波检查显示肿块均为实质性,边界清楚。
治疗
陆德铭先生治疗乳腺癌的经验
陆德铭先生认为要预防、控制乳腺癌复发转移,必须从扶正祛邪入手,标本结合,全方位调节机体功能,恢复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平衡,才能调动机体内在的防御机制,控制和消灭癌毒,防止或阻断癌肿复发转移。...


求道
畅读VIP

97

0
马培之治乳核案(二首)
程右①乳核胀大,形如李大。恙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胃经痰浊凝结所致。拟清肝解郁,化痰散结。丸方:当归46克 赤芍46克 大贝母60克 连翘46克 法半夏46克姜蚕46克 橘红30克 蛤粉60克 全瓜蒌...


求道
畅读VIP

185

0
林毅:“六郁治乳”理论的临证应用
林毅提出“六郁理论”治疗乳病。“六郁理论”较其他中医理论而言,不仅更加关注情志致病因素,且其论述病因病机时,更加着眼于脏腑气血等内因作用,适用于乳腺相关疾病的辨证思路。因此,林毅在系统继承历代医家郁证...


求道
畅读VIP

293

0
符文彬:精灸“四花”治乳癖
尹某,女,时年43岁,因“双乳外上侧胀痛2月”于2010年4月22日就诊。 【发病过程】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乳外上侧胀痛,尤于月经期明显,可触及肿块,质硬,LMP:4月8日,无痛经,无血块,量...


求道
畅读VIP

372

0
凤翅医话——乳腺纤维瘤诊录
随着妇检筛查乳腺疾病的普及,乳腺疾病像是有增多的趋势,实际上大多数育龄期妇女都或多或少的有乳腺增生的情况,只不过有很多人没有临床表现罢了,还有一些在月经来临之前乳房会有些胀痛不适,多不会介意而积极治疗...

凤翅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554

0
新安名医方霖魁乳腺病治疗经验
方霖魁(1890-1963),字迪卿,古徽州休宁县流口区鹤城乡枧源村人,徽州休宁县名医。他十三岁始在休宁聚和堂药店当学徒,经当时当地名医邵虎臣、叶月如等的指点和帮助成为一名坐堂医。抗战期间,徽州一带患...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91

0
田淑霄:疏肝健脾治乳癖
《外科正定》有云:“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垂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这句话描述的病症与现代西医的乳腺增生的症状是相符合的。癖,同义于痞,痞是形容气机不畅,在人体任何部位出现胀满...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75

0
乳核治验
乳核,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一般生于一侧乳房之偏上方,一个或多个。小者如梅,大者如李,亦有巨大者,其质硬光滑,推之可动,皮色不变,多有痛感,不与皮肤粘连,亦无发热,也不溃破。临床本病颇多,其治大多用疏郁理...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55

0
肋弓——一个攻克乳腺病的“制高点”
乳腺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乳腺病一般可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五大类,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有可能发生病变,随时导致...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126

0
凤翅医话——乳中疙瘩为哪般
乳房肿块,我原来治过一些,多是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或乳痈之类的常见多发病,也写过一些有关文章,也自我拟定了一些效方,那就是以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活血化瘀诸法的复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所以遇...

凤翅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577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