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鸡心槟榔、舶上硫黄各等分,片脑少许。
上为细末。
鼻头赤。
用绢帛包裹,时时于鼻上搽磨,鼻闻其臭,即效。又加蓖麻子肉为酥油调,临睡少搽于鼻上,终夜得闻。
槟榔半两,诃黎勒1两(用皮),桑根白皮半两(锉),木香1分,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上为散。
伤寒。气壅烦喘,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5分,即去姜、枣,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槟榔1个,草果子1个,乌梅1个,常山、柴胡、干葛、厚朴(制)、甘草。
疟疾,不问寒热。
先锉草果子、乌梅,其余五味只以槟榔为则,作1服。常山多些,小有热多,干葛加些小,生姜1大块,擘破,用大汤盏作酒1盏半,于未发之前1日,煎取1盏半,临卧取1盏服之,留滓半盏,又添起水酒共1盏半,浸滓到天明,再煎取1盏服之,只可作1服便愈,好后却忌口2-3日方佳。如热多,则加水,寒多,则加酒。直要慢火煎,生则吐人。
槟榔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牵牛子1两(微炒),桑根白皮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上为粗散。
大肠卒不通,腹胁胀满,气上冲心膈。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
橘叶1大握,沙木1握,小便小盏,酒半盏(同以上药煎)。
脚肿。
煎数沸,调槟榔末2钱,食后服。
槟榔(生,锉)1两,黄连(去须)1两,木香1两,龙骨(煅过)半两。
止痛生肌。主伤损,疮口不合。
随疮大小敷之。
槟榔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香1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郁李仁1分(汤浸,去皮尖)。
虚劳,脏腑气滞,大便难,头目昏,心酸壅闷。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其他同名方
槟榔3分,赤茯苓1两,木香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通半两(锉),赤芍药3分,瞿麦3分,当归3分,大腹皮1两(锉),紫苏茎叶3分,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
虚劳。小便淋沥,脐下坚胀。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频服。
槟榔3分,赤芍药3分,木香3分,赤茯苓1两,桔梗1两(去芦头),诃黎勒3分(煨,用皮),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京三棱1两(煨,锉)。
骨蒸,腹中痃癖,胁下妨痛,渐至瘦劳。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槟榔1枚(末),豉心50粒,葱白7寸,桃仁2-7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青蒿汁2合。
骨蒸劳,咳嗽壮热。
用童便1大盏相和,煎至8分,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槟榔1两,芜荑仁半两,狼牙2分,白蔹1分,鹤虱1分(纸上微炒过)。
上为细散。
下虫。主九虫在脏,日久相生转多。
每服药时,不得吃夜饭,候至四更以来,以暖水1小盏,调下3钱。其虫泻下。
槟榔1两,川芒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乳石发动,心燥烦热,痰结,不下饮食,大小肠壅滞,腰背疼重。
每服2钱,煎竹茹汤调下,如人行10里再服。以利为度。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