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幽门管狭窄呕吐案(徐景藩)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425

时间:2020-08-30

患者蔡某,女,69岁,1991年11月12日初诊。


病史:患者于4个月前胃脘痞胀隐痛,畏寒喜暖,饮食渐少,经服药治疗,症状稍有好转,未作进一步诊治。两个月前因患尿路感染,服清利湿热之剂八正散黄柏、荔枝草、六月雪等旬日而愈。旋即胃脘痞胀又复发,胃中辘辘有声,不思饮食,恶心,继而呕吐,吐出未消化食物及清水痰涎,每日呕吐二、三次。10月29日行胃镜检查,见幽门管充血、水肿而变窄,浅表性胃炎、间质性十二指肠炎。检查后呕吐更频,进食即吐出,甚至不食也吐,以致精神萎靡,卧床不起。增服中药连苏饮、旋复代赭汤及西药止吐、解痉、镇静、抗炎等均不能控制呕吐,靠输液维持营养,病情严重,邀徐氏诊治。患者面容萎黄,目无神,消瘦,皮肤干,按其胃脘部有水声振响,脉细,重取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


第一卷258辨证:宿有胃病,中阳不振,清利湿热淋证,苦寒之剂复伤胃气,中阳更虚,胃气上逆,痰饮内停,气滞血瘀;连续呕吐不能进食,胃气阴也不足。


治法:温阳化饮,通降胃气


处方:川桂枝5克、炒白术10克、猪茯苓各15克、泽泻25克、姜半夏15克、炒陈皮10克、蜣螂10克、川通草5克、麦门冬20克、芦根30克。


每日1剂,浓煎250毫升,药煎成后,先嚼生姜片,知辛为度,吐去姜渣,即服汤药,右侧卧位,臀部垫高。服药2剂后呕吐止而渐进饮食,又按原方略事加减进8剂,呕吐完全控制。随访3月未见复发。


〔评析〕本例主证为呕吐,因吐而不能进食,二便俱少。《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所载茯苓泽泻汤泽泻汤等方均有温阳化气行水止吐作用,本例即以此二方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之取效。据徐氏经验,认为凡呕吐由于幽门水肿而致狭窄,胃中之液潴留不下者,每见有尿少。


温阳利水之方药能消除幽门管之水肿,胃中之液得以入于小肠,故服药后小便增多而呕吐也止。方中蜣螂通草能散结利尿,麦冬芦根甘凉濡润,与甘温药合用能刚柔相济。服药方法,取生姜先嚼服,防其服药即吐;取右侧卧位,臀部垫高,冀其药液能达于幽门管部,容易发挥治疗作用。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关联词条:

  • # 呕吐
  • # 徐景藩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