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温病学派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1017

时间:2020-08-09

温病学派是我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


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探讨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始见端倪(事情的眉目,头绪),而温病学说的确立又可追溯至金元之际。因此,温病学派的产生与历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分不开,围绕它的形成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即已开始,在《内经》一书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病,腰脊强,……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等等,这些内容虽已涉及到温病的病因、发病、类型、症状、传变、治则、善后禁忌、疫病特点等各个方面,然均系散在的资料,且缺少方药。另外,《难经》里亦载有论述温病种类及脉象的内容 如《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  


至汉代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提到了对温病,风温,暍(中暑、伤暑)病的认识.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 身灼热者.名风温”,“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臼虎加人参汤主之”。


尔后;晋代王叔和.唐代孙思邈、宋代庞安时朱肱郭雍伤寒学派医家及晋代葛洪、隋代巢元方等诸家先后从不同侧面对温病作了程度不等的发挥。如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阐发伏气温病(伏邪潜藏部位及复感新邪生变)云:“冬令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症。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葛洪《肘后备急方》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如太乙流金方、辟温病散等,并指出温病主要是感受厉气所引起的,他说:“其年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举了热病候28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疫疠病候3论,叙述了诸病的致病因素、病机原理及症状特点,提出以上疾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


孙思邈的《千金方》亦收载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剂,如葳蕤汤、犀角地黄汤、屠苏酒、雄黄散、粉身散等。另外,还收载了诸名医论述温病的内容,如华佗论发斑,谓斑发于胃热,“胃烂斑出”,“热微者赤斑出,……剧者黑斑出”。同时,孙氏对五脏温毒、温症也有所认识。


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里亦着意发明温病,将其分为一般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强调寒温分治,并在孙思邈五脏温毒的基础上,详述了天行温病的病因、发病、证治、预防,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但总以清热解毒,重用石膏为主。朱肱的《南阳活人书》注重伤寒温病的辨别,对多种温病,如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湿温,温毒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治疗上虽未冲破《伤寒论}的藩篱,但并不墨守伤寒成方,而能灵活化裁,变动不拘。


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强调温病不限于伏气温病一种,其云:“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以上诸家虽各有发挥,但多为零散的认识与经验,仍未形成独立的体系而隶属于广义伤寒病。 


金元以降,对温热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刘完素据《素问·热论》“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而大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之说,并创立六气皆从火化的病机学说及辛凉甘寒解表的治疗原则,同时还创制了防风通圣散、双解散、三一承气汤等寒凉发表攻里的治疗方法,标志着外感温热病的理法方药诸方面开始自成体系,温热学说初具规模。


继之,马宗素、葛雍、镏洪常德等门人和私淑者大张其说,指出温热病不单为伏邪自发,尚有外邪引发及新感发病的可能,若葛雍云:“冬伏寒邪于肌肤骨肉之间,至于春变为温病,夏变为热病,秋变为湿病,冬变为正伤寒。冬冒其寒而内生怫热,热微而不即病者,以至将来阳热变动,或又感之而成热病,非谓伏其寒气而反变寒为热。”“有一时冒寒而便为热者,或感四时不正乖戾之气成之。”强调温热病循三阳三阴之序传变,三阳为表,三阴为里。若马宗素言,“守真曰:人之伤寒,则为热病,古今一同,通谓之伤寒病。前三日巨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在于表,汗之则愈;后三日太阴、少阴、厥阴受之,热传于里,下之则愈”。明确温热病表里两大证的症状特点。若葛雍云:“身热为热在表,引饮烦渴或小便黄赤为热在里。”“浑身疼痛拘急,表热恶寒而脉浮者,皆为热在表也;引饮谵妄腹满实痛,发热而脉沉者,皆为热在里也。”主张温热病的治疗宜采用汗下之法,若镏洪曰:“前 三日在表法当汗,后三日在里法当下。”表证多选用双解散、天水散,里证多选用大柴胡汤黄连解毒汤三一承气汤,或三一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表热多里热少,天水一、凉膈半以和解也;里热多表热少,凉膈一、天水半调之。至于热厥、阳厥证,又当以凉膈散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养阴退阳、宣散蓄热。


总之,从病因、发病到病机传变,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无不阐扬刘完素的学术思想,使之风靡一时,出现了金元时期“热病用河间”的局面。  


其后,元代王履《医经溯洄集》中进一步强调伤寒温病“自是两途,岂可同治”?温病“非卒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


明代汪机在《石山医案》里提出新感温病的概念,云:“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指出温疫邪气侵犯人体“必从口鼻”而人。而张凤逵则在《伤暑全书》里明确暑邪“从口鼻入者,直中心包络经,先烦闷,后身热”,并论述了常见暑病的证治。


凡此种种,充分说明明代末年以前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认识虽尚不完善,但已具备了相当的水平,为此后温热学说的深化及温病学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伤寒学派、河间学派的贡献尤为突出。因此, 从这个角度说,温病学派是由伤寒学派派生出来的,而河间学派则是温病学派的先导。 


二、形成阶段  


明代末年,山东、浙江、南北直隶温疫流行,极为猖獗,诸医以伤寒法治之罔效,惟姑苏的吴有性(字又可)辨其为温疫而非伤寒,按疫施治,大获奇效。于是他对温疫的致病因素、感受途径、发病部位、传变方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详加探究,著成《温疫论》一书,指出温疫乃感天地之异气所致,邪自口鼻而入,先伏于膜原,后分传表里,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由诱因,正气受伤,邪气始张,初起以凛凛恶寒,后但热不寒为特征,继则或见出汗发斑,或见胸膈脘腹痞满等,治疗总宜疏利膜原,表里分消,对温疫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自此温疫学说开始确立,并迅速得到发展。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上元的戴天章(字鳞郊,晚号北山先生)十分推崇吴氏的《温疫论》,特著《广瘟疫论》以弘扬吴氏之学,在吴氏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温疫的辨证与治法,在辨证方面,尤殚心于温疫早期的鉴别诊断,提出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是识别温疫之“大纲”;在治法方面,总结出汗法、下法、清法、和法、补法是治疗温疫的基本大法。可谓充实了吴有性温疫学说的内容。 温热病有流行性之说自古以来莫甚于此时,这是温热病学认识的一大变革。自吴有性始,专门研究温热病的著名医家不断涌现,温病学派遂应运诞生。 


 三、发展阶段 


清代中叶,随着对温热病研究的日益兴盛,温热学说和温疫学说逐渐成熟起来。吴中的叶桂(字天士,号香岩)首著《温证论治》,主张以卫气营血为纲辨治温病,他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治疗宜“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人血则恐耗血散血,直须凉血散血”。这些论述汲大地提高了河间学派对温热病的认识,使温热病形成了更为独立、完整的体系,彻底从伤寒病中分离出来。此外,他还注重舌、卤、斑、瘩的辨别,并作了深入的阐发,丰富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叶氏因之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医家、温病学派的中坚人 物。


与叶氏同期同郡的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则著《湿热条辨》,详细论述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传变规律、临床证型、遣方用药,指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该病乃湿热相合为患,病情急暴而险恶,邪气往往在脾虚湿胜时感而发病,多由上受,直趋脾胃,或归于膜原,常波及三焦与肝脏,临床辨治须分清湿热偏胜、留滞部位,及伤阴伤阳之不同,从而弥补了叶氏详论温热、略论湿热的不足。


嗣后,桐城之余霖(字师愚)著《疫疹一得》,就乾隆之际的温疫大流行阐发己见,认为该温疫乃运气之淫热邪毒从口鼻入侵于胃,敷布于十二经脉所致,临床以疫疹、头痛、汗出、呕恶、下利为常见症 状,治疗必用石膏之剂清瘟败毒,平息诸经之热。凡此皆与吴有性所论温疫大相迳庭,实为补充了吴氏之未逮。


之后,淮阴之吴瑭(字鞠通),又著《温病条辨》,强调以上中下三焦为纲统论温热、湿热与温疫,他认为温病自口鼻而人,先病于肺,肺病逆传,则犯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脾与胃,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始于上焦,终于下焦。同时,他还总结了叶氏等人的治疗经验,提出清营、清官、清络、育阴等治疗原则,并创制桑菊饮银翘散清营汤、清官汤、清络饮、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著名方剂,深化了温病清热养阴的治疗大法。


继之,钱塘之王士雄(字孟英,号潜斋)著《温热经纬》,汇集了《内经》、张仲景叶天士、薛生白、余师愚等论述温病的内容,对温病学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总结,并对暑邪、伏气温病、顺传逆传等均作了深入地阐发,纠正了前人的谬误,弥补了前人所未备。另外,还针对霍乱病的流行,撰写了《霍乱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系统地阐述了该病的证型、病因、病机、症状、治法、预防,填补了前人之空白,对霍乱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至此,温热学说与温疫学说均日臻完善,温病学派发展到鼎盛时期。  


清代末期,南方诸医对温病的研究仍方兴未艾,浦城之雷丰(字少逸)反对吴有性、吴瑭温、瘟不分的模糊认识,撰《时病论》专论非疫性之外感病,包括风热、伤暑、冒暑、中暑暑温疰夏、热病、湿热湿温秋燥、冬温、春温、风温;温毒、伏暑等十余种新感温病及伏气温病,对其病因、病机、症状特点、立法方药等详加论述,并附有临证治案,颇切实用,向为近世医家所推崇。  


此外,江阴之柳宝诒(字谷孙,号冠群)针砭当时重新感、轻伏邪的时弊,撰《温热逢源》,详论伏气温病,强调伏邪多潜于少阴,至春发作时以外达三阳,或内蕴肺胃为常,治疗宜以清泄里热为主,佐以宣透伏邪,或清泄肺胃,并兼顾养阴或疏解新邪,若邪气内燔营血或内陷厥阴,又当凉血泄邪或清心泄肝,参以扶正益阴。所论足补前人之未备,颇受后人称道。  


总之,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派,一为温热派,前者以探讨温疫病见长,后者以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为主;前者为温疫学说的创立与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者为温热学说的成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两者皆在促使外感温热病摆脱《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联词条:

  • # 温病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编校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