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诊治重度心衰

四君人参

浏览:510

时间:2020-09-16

2014年11月22日


某女,74岁,近段来,气短,动则气喘,卧则更甚,特别是如左侧睡更是加重,因而只能右侧睡,同时稍多进食则感胃脘部胀闷,如傍晚进食则胀闷更甚,故傍晚后不敢进食,脚乏力,口干甚,喜热饮,多饮,咽痒,稍咳,全身痒甚(此症已持续多年,久治无效),便干秘(此症亦持续多年),患者11月13日去省菒大医院检查,诊为严重心衰,患者随即入住该院。


住院后二天,病人病况加重,11月15日医院下病危通知单,今天医生又说病人病情很严重,心脏瓣膜关闭严重不全,随时有生命之虞,并告病人家属:根据病人病情,必须作冠脉造影手术,但言明手术风险很大,有可能手术时出现意外。


病人家属昨天家庭会议统一意见,考虑患者年事已高且手术风险性大,决定让患者出院,接受中医治疗,同时仍继续服用医院开的西药。


病人今天出院回家。


病人大女儿及女媳为我好友、早已将情况告我,但我当时在外地,昨天才回长沙,今天到患者家,见病人岀院病历记录如下:


患者因反复胸闷,气促10年余,加重10天而入院。医检诊断为:


1、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轻一中度)并关闭不全(重度),主动脉瓣返流(轻度),三尖瓣返流(重度),心脏扩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功能III级(顽固性心衰)

2、冠心病心绞痛

3、肺部感染

4、结肠A术后

5、轻度贫血


…… 家属及患者考虑后拒绝冠脉造影手术治疗,要求带药出院 ……


刻诊:阵发性头昏头昏时伴双手臂发麻及凉,浑身乏力,未出现头昏时则上述症状无,此症状无规律,白天、晚上均有,短气,有气接不上感觉,有时需努力大口吸气,纳呆,但感饥,口干甚,喜温饮,频饮水,但饮水量不多,尿量基本正常,已能短暂时间的左侧及仰卧,舌质紫红,舌胖大,无苔,脉弱,结代脉,睡眠差,排便不爽,不成形。


炙甘草汤”“升陷汤”加减


黄芪100、知母 15、桑寄生 20、党参 60、茯苓 50、柴胡 5、升麻 3、阿胶 20(烊化兑服)、桂枝 20、乌梅30、麻仁 20、枣皮 50、桔梗 8、麦冬 30、炙甘草 30、蛤蚧1对(去头足)、生地 100、大枣 7枚(切开),3剂。


煎2次,分6次温服,与西药错开时间服


11月25日,患者服22日方2剂,原阵发性头昏症状已不明显,头昏时两手发麻,发凉症状消失,短气症状消失,睡眠状况可,向左,仰卧均无碍,口干减轻,纳呆仍旧,无苔,排便正常,成形。


11月22日方稍调改:黄芪100、知母18、桑寄生20、党参60、茯苓50、柴胡5、升麻3、炙甘草30、生地100、蛤蚧1对(去头足)、桂枝20、乌梅30、大枣7枚(切开)、桔梗8、麻仁30、枣皮50、麦冬30、阿胶20(烊化兑服),3剂。


服后,除纳差依旧外,余症已全部消失,但大便次数多,一天十多次,要其改为每2天服一剂,每剂煎2次,一天煎一次,分作上、下午服用。按此方法后,其大便正常。


11月29日,继服以巩固疗效,防心衰复发。


炙甘草汤”“升陷汤”加减:黄芪50、知母15、桑寄生20、党参30、茯苓30、柴胡3、升麻3、麻仁20、麦冬20、炙甘草15、生地60、蛤蚧粉6(冲服)、桂枝15、乌梅30、大枣7枚(切开)、桔梗8、枣皮30、阿胶15(烊化兑服),5剂。


服后,患者现除因动急而偶尔出现气接不上的感觉(不严重且时间短)外,余无不适,而且原肤痒亦有减轻。

关联词条:

  • # 心力衰竭
  • # 短气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小侠医,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