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伏气温病阳虚型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485

时间:2020-09-14

雷X,女,36。


体丰,患类风湿关节炎数年。2010年3月初,低烧、咳嗽,咽痛、咽喉略红,右手中指至掌内侧、腕、肘到肩一线感觉拘急疼痛。以桑菊饮白术茯苓治疗,低烧退,而咳嗽、咽痛有所加重。大便偏软,小便黄而不爽快,舌淡苔薄腻,舌根腻苔稍厚,脉中取缓滑无力。治以潜阳丹封髓丹加味:

制附片15g 龟板15g 砂仁15g 黄柏5g 肉桂5g 制南星10g 白芥子10g 生甘草5g


一剂后咳嗽、咽痛大减,但大小便均有不爽快感觉,舌脉如前,治以乌梅丸加减:

乌梅5g 北细辛5g 肉桂5g 黄连5g 黄柏5g 当归5g 人参10g 花椒20粒 干姜5g 制附片10g 制南星10g 白芥子10g 丹参15g。


两剂后咳嗽、咽痛消失,中指及以上部位疼痛也大为缓解。


医案分析:此例首诊惑于低烧、咳嗽、咽痛等表面现象,以风温咳嗽治疗,低烧虽退而其余症状有加重趋势。后从其脉仔细推究,因患者既往脉象沉取始得,常见细滑无力之象,今中取即得,说明阳气有向外趋势。结合春季肝木生发,而下元虚馁之阳不能固守,有外越的表现,病机与郑寿全所论阳虚型伏气温病大致相同.但患者体丰且见滑象,故加制南星、白芥子化痰。一剂后咳嗽、咽痛大减,证明这些症状确与虚阳上越有关。二诊后因大小便均不爽快,此与素夹痰湿,阳回炼生湿热有关,且类风湿关节炎疼痛部位在手厥阴心包经之处,手足厥阴经相连,临床也见寒热错杂之症,故从伤寒厥阴证考虑,选用乌梅丸方加味,因乌梅仅起引经作用,故少用。


临床中常规的病例要多些,当然也有很难的,很难的又包括两部分,治疗有效的和治疗无效的。所以写出来的,都是蒙对了的病例。


火神派医家很有些有价值的经验,主要是我们怎么来看待和继承的问题。


关联词条:

  • # 感冒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刘平,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