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略论心悸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443

时间:2020-09-05

心悸,现代临床多责之虚,其中尤以心阳虚、心血虚、心气虚为常见,以心藏神,脉舍神,是神明之出,有赖经脉之畅通也,故心阳虚则脉不通,心血虚则脉不荣,心气虚则脉不行,均可导致心悸之证。然心悸之证,虚证固然多,实证也不少,如内经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其中心下鼓动之证,岂非心悸乎?又如张仲景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是实邪如寒、湿、痰、湿、瘀之类,阻滞经络,以至经脉不通,也可导致心悸之证。现举近段临证所遇两案,以做印证:  


案一:2009年11月17日,宋某,男,二十七岁,以胃中胀满,时有泛酸,心悸,心口时有刺痛求治,兼有胸胁胀满,身体游走性疼痛,四肢发凉,阴部胀疼,大便一日两次,小便昼频。形体结实,然面色青黄,唇红,舌质红,根部苔厚腻,脉左弦右涩。


处方: 桂枝15 白芍10当归5木通5细辛5 甘草5 吴萸3 半夏12 党参10 陈皮6 茯苓 10 泽泻10 三付 水煎服 日一付


11月20日,右脉弦略涩,左脉洪大略空,舌红苔少。胃中渐暖,四肢渐温,心悸刺痛显减。


处方:上方去木通泽泻,加柴胡10 川楝10五付 水煎服 日一付9月25日,服药后心悸、心口刺疼已无。转从脾肾治疗他病,心悸、心口刺疼,至今未作。  


案二:2010年2月21日,村邻一妇,年七十余,身体肥壮,两颊发红。近数月,常烘热汗出,心悸眠差,两肩胛疼痛。知我春节归家,故上门求治。两脉洪大而滑,舌红苔厚略腐。痰火阻滞经络,当用指迷茯苓丸法。


处方:苍术10 川芎10 茯苓10半夏12 枳实6 陈皮5 柴胡10黄芩10芒硝5(冲服) 三付水煎服日一付据云,一服后诸症即安,故三服后不再来。然高年之人,脉见洪大,是气血亏虚,无善后之法,恐有它变,惜其不愿再服药,徒呼奈何!

关联词条:

  • # 心悸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董红昌,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