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刘志龙:补中益气汤合潜阳封髓丹化裁治疗疲乏案

求道

浏览:571

时间:2022-08-13

赵某,女性,时年29岁,2015年5月19日初诊。

  现容易疲劳,常四肢乏力,浑身困倦,肩部酸痛,口腔溃疡,舌淡苔白,脉弱。

  首诊证候

  主诉:疲倦乏力3个月。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疲乏

  中医辨证:气血不足、虚火上炎

  治法:益气补中、引火归元。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潜阳封髓丹化裁。

  生黄芪30g,生白术15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党参15g,炙甘草15g,生甘草10g,当归15g,熟附子10g,炒龟板15g,黄柏10g,砂仁15g,山茱萸3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饮食宜清淡,忌肥腻辛辣醇酒之品;节房室,畅情志。

  【随诊过程】

  复诊:2015年5月26日

  前药后疲劳大减,口腔溃疡痊愈,但肩部酸痛依旧。守方加麻黄6g、仙鹤草40g,再进7剂。

  随访:诸症基本消失。

  按语:此患者临床表现为一派虚象,但同时有口腔溃疡。刘志龙主任见这一类患者,不管是否有口臭、咽痛、面红等明显热证,只要是舌质不红,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

  潜阳封髓丹来源于郑钦安的两个方子,即潜阳丹封髓丹,前者由砂仁附子、龟板、炙甘草组成,有纳气归肾的作用;后者也有纳气归肾的功效,又能补益三焦

  郑钦安封髓丹的解释是:“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己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

  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广东地区气候湿热,凉茶风行,因而临证常可见上热下寒之象,刘志龙主任对此虽见上热,亦不避附子,常用此方清上热、温下寒而获得良效。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供稿,本案内容摘自《三年难得师承录:跟师经方家刘志龙教授记》,黎崇裕编著,2019年7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指导专家:刘志龙 主任中医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