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黄连1两,生姜4两。
捣烂,慢火同炒,待药枯,去姜,取连为细末。
脾泻久有热者。
每服2钱,空心以米饮调下。愈即勿服。
黄连(去须)1两,黄药子1两,马牙消(研)1两,白矾(烧,研)1分,龙脑1钱(研)。
上为散。
漏疳血出,不得食。
每用半钱,贴患处。
黄连1两(去须),黄柏1两(锉),胡粉1两,苦参2两(锉),水银1两(与胡粉相和,点水少许,研令星尽)。
上为散,入水银、胡粉研匀。
小儿头面身体皆生热疮。
如疮在面上,以猪脂和涂之;如头及身上,以生油和涂之。
黄连、黄柏(炙)、胡粉(炒)。
上为末。
面部热毒恶疮。
香油调敷;猪油亦可。
黄连、胡粉各等分。
小儿阴肿、烂疮。
以香脂油和,敷之。
黄连(去须)、槟榔(锉)。
小儿赤白痢。
如患赤痢,黄连末2钱匕,槟榔末1钱匕;白痢,黄连末1钱匕,槟榔末2钱匕,和匀,每服半钱匕,以米饮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黄连朴消饮
黄连半两,朴消半两,白矾半两,薄荷1两。
上为粗末。
口疮。
黄连朴消饮(《医统》卷六十三)。
黄连1分(去须),干姜半分(炮裂)。
口吻恶疮。
每用少许敷疮上。不过3上愈。
其他同名方
黄连(去须)半两,白蔹半两,赤石脂半两,龙骨半两,乌贼鱼骨半两。
小儿聤耳久不愈。
以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湿即更易之。
黄连1分(去须),大青2分,川升麻1分,赤茯苓1分,人参1分(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麦门冬半两(去心,焙),黄芩1分,地骨皮1分,犀角屑半分。
小儿伤寒,得汗利后,余热不除,心神烦躁,夜卧不安。
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黄连半两(去须),栀子仁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上锉。
妊娠热痢,腹痛烦闷。
分为3服,每服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黄连(去须)半两,川升麻半两,黄芩半两,犀角屑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茯神3分。
小儿心热,夜卧狂语,烦渴。
每服半钱,以竹沥调下1日3-4次。
黄连1两(去须),胡粉3分,甘草3分(锉)。
小儿头面身体生疮,黄水出。
以腊月猪脂和如膏,涂于故帛上贴,日2换之。
黄连、黄芩、柏叶、甘草各等分,豆豉20粒。
大人、小儿热气盛,热乘于血,血随气散溢于鼻,致患鼻衄。
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通口服。
黄连1两,木香1两,丁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干姜半两。
赤白痢。
每服3钱,陈米饮调下,1日2次。
黄连3分(去须),黄柏半两(锉),甘草半两(生,锉),蔷薇根3分,栀子仁半两。
伤寒上焦壅热,口舌生疮。
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淡竹叶20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辜达禹谈普济消毒饮
¥0.00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