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Bái Mǎ Gǔ

别名

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中医药实验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间草药》),天星木、凉粉草、细牙家、白点秤(《广西中药志》),鸡骨头草、鸡脚骨(《浙江民间草药》),路边姜(《四川中药志》),鸡骨柴、千年勿大、白马里梢、野黄杨树、永勿大、米筛花、冻米柴、月月有、朱米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及植物形态

白马骨,又名六月雪,始载于《本草拾遗》。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 Serissa serissoides(DC. )Druce或六月雪 Serissa jaborricu(Thunb. )Thunb.的干燥全株。分布于我国中部及南部地区。


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DC. )Druce


六月雪Serissa jaborricu(Thunb. )Thunb

采制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凉。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

③《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微辛。"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风湿腰腿痛,痢疾水肿目赤肿痛,喉痛,齿痛,妇女白带,痈疽,瘰疬


1.有一定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痢疾、喉痛、妇女带下、痈肿疮毒、目赤肿痛等症,可单用,或配合相应药物运用。


2.祛风除湿而用治风湿腰腿痛及水肿等,亦可治湿热黄疸,尿淋尿浊。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0-15g(鲜者30-60g)。


外用:适量烧灰淋汁涂,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脾胃虚寒慎服。

各家论述

①《本草拾遗》:"止水痢。"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伤寒中暑,发狂乱语,火症,亦退身热。"


③《宁乡县志》:"节:可治小儿惊风,腹痛;枝:烧灰可点翳。"


④《植物名实图考》:"治热证,疮痔,妇女白带。"


⑤《岭南采药录》:"解暑热,消积滞,止痢疾;并治伤寒,时疫,发背疮,消痈疽,拔毒。"


⑥《南京民间药草》:"止吐血。"


⑦《中医药实验研究》:"治目赤肿痛。"


⑧《安徽药材》:"与老母鸡同煮,能治慢性肾炎水肿。"


⑨《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舒经活络。治刀伤,瘫痪,男女弱症,飞疔。"


⑩《广西中药志》:"治喉痛。"


⑾《四川中药志》:"清热,除风。治头晕目眩及胸膈邪热。"


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拔毒。治急、慢性肝炎,风湿腰腿痛,痈肿恶疮,蛇伤。"


⒀《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消肿,祛风,化湿,又有强壮作用。治女子经闭,白带过多,头晕无力。"


⒁《江苏验方草药选编》:"治乳糜尿。和石打穿煎服,治面神经麻痹。"


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平肝,利湿,健脾,止泻。"

按语备注

有 “六月雪”之名的中草药还有菊科植物广东土牛膝(华泽兰)、景天科植物马牙半支(凹叶景天)、菊科植物刘寄奴(奇蒿)、菊科植物牡蒿、大戟科植物蛋不老(广东地构叶)等品种,应注意鉴别。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