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咳嗽两月余,扶正驱邪不难愈
陈某某,男,66岁,2017年2月24日初诊,主诉自去年阴历11月即发咳嗽,屡经服药挂水而不愈,川贝炖雪梨、鱼腥草和枇杷叶共煎煮等单方偏方亦遍尝不效,至今已两月有余矣,因其父有哮喘病,恐自身亦发展成哮喘而来寻中医就诊。症见微恶寒,无发热,痰多色白,胸部略闷,口不渴,食欲尚佳,舌红苔白厚腻,脉滑。此前在医院拍胸片检查,两肺纹理增粗,心影增大。
思之病虽迁延两月,仍属风寒咳嗽,所棘手者,无非老年体虚,正气抗邪无力,兼有痰饮内盛而已,治之仍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参苏饮加味,药用: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枳壳8克、桔梗10克、杏仁12克、苏叶10克、前胡12克、党参10克、荆防各8克、百部10克、紫菀10克、浙贝母8克,5剂,水煎服。
2017年2月28日二诊,诉服前方后咳嗽显著减轻,现已不恶寒,仍有喉痒,痰多色白,质清稀,胸部稍胀满,舌红苔中白腻,脉缓而有力。治宗前方加减,改苏叶为苏梗,,减浙贝母、荆防,加矮地茶、丹参和干姜。
2017年3月10日三诊,咳嗽已近痊愈,已无任何不适,一日间仅偶咳一二声而已。改用六君子汤三剂善后。此后未再来诊,想已痊愈矣。
按:此风寒咳嗽迁延两月未愈,无非西医没有辩证论治的说法,一味用抗生素消炎而已。抗生素寒凉,则愈挂水愈伤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无怪乎越治痰越多,咳嗽始终不愈也。参苏饮由杏苏散加一味党参而成,外散风寒,内扶正气,内含二陈汤,温化痰饮,恰合老年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又兼有正虚抗邪无力之病机,方证相应,自然疗效较好。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柳如飞,来源华夏中医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