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胸肌疗法在临床中应用
胸疗是根据祖国医学中经筋理论,查找胸肌两侧阴阳失衡点,待失衡点确定后,通过手指在失衡点揉按,使筋肉组织中气血充盈,代谢加快,平衡阴阳,恢复胸肌逐渐恢复平衡的一种方法。
胸疗是我历经十几年临床中不断探索、不断临床,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具有极好的临床效果。运用胸疗曾治愈术后造成的神经损伤、心脏病、妇科病等多种疾病,为了说清胸疗在临床中的奇特作用,还要从几个不同病例的治疗过程说起。
一、胸椎椎管狭窄
十年前一位胸椎椎管狭窄的患者来诊,这位患者经北京三院,经诊断为胸椎椎管狭窄,认定这种病症为全国极为罕见的病例。诊断后医生说,这种病症只能手术没有其它方法可医,但术后只能保证你生命存活,至于能否再站起来走路没有把握,就是在这种错误医理指导下,进行了一次错位手术。
胸椎椎管狭窄,是由椎管内黄韧带增厚、骨化引起的,这位男士是一名刑警,与一次执行任务的外伤有关,两年后背部经常出现疼痛,持续疼痛常难以缓解。椎管狭窄节段以下躯干感觉麻木,常出现束带感,双下肢肢体感觉麻木、无力。因胸椎管解剖结构,较颈椎管及腰椎管狭窄,因此下肢麻木、无力症状出现较早,步态出现不稳、跛行,最后坐车腿都抬不起来。
发病后在当地多个医院诊治无效,最后来到北京三院,经检查后建议手术。手术过程非常简单,仅仅把后背椎骨两侧剖开,意在减轻椎管对内容物挤压,然后,再将背肌缝合,一台手术就这样完成了。手术虽然做完了,黄韧带增厚和骨化病因并没有得到解决,手术不仅没有触及到黄韧带,而且脊神经却受到严重伤害,因神经受损脚趾、背部等处肌肉昼夜抽搐,皮肌僵硬触摸时没有痛感,卧床两年多病情略有好转,因求医无果后,转展来到我处治疗。
治疗黄韧带增厚和骨化,带来的胸椎椎管狭窄,要搞清造成狭窄医理,这是治疗的前提。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血养筋。《黄帝内经》认为,筋与肝关系密切。其一,同气相求。木曰曲直,而筋主屈伸,人体关节的屈伸、肢体的运动,关键在于筋之弛张而形成的屈伸,类同“木日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与肝有关。其二,生理方面,筋膜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依赖肝之精气的濡润、温养。《素问·经脉别论》中也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故而肝血充足,筋膜得养,关节运动灵活有力。因此有“肝主筋”、“肝生筋”、“肝藏筋膜之气也”之说。第三,病理方面,筋膜异常亦常责之于肝。又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中说:“肝藏血而候筋。虚劳损血,不能荣养于筋,致筋气极虚,又为寒邪所侵,故筋挛也”。
筋膜有赖于肝血充分滋养,才能强健有力活动自如。如果肝血虚少,血不养筋,可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出现拘挛、震颤等症状。所以,肝与筋的联系是以“肝藏血”、“血养筋”为内在基础的。临床上,可根据病患肢体运动、关节屈伸状况,推测肝的功能状态。比如,当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不能久行者,多属肝血亏虚,筋失所养,治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之品;若手足抽搐、全身颤动,甚或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者,多为热盛伤筋、筋失所养,治当清热凉血、平肝熄风之法。
医理说明必须有与之病因相应方法才能取一定效果,采用方法对于治疗非常重要,病症内在因素在肝,外在原因在椎管,所以内外兼治方法,才是最佳选择。
采用经络调整法治内。“肝藏血”、“血养筋”,通过调整经络直通内脏,调整通往肝脏的肝经、胆经,使之肝血充盈,筋脉舒展;又根据肝脉虚实补或者泻,滋阴养血、柔肝熄风。使肝血充盈,得以肝血养筋,筋屈伸有度,不断增强和恢复黄韧带的生理功能。
采用胸部疗法治外。胸疗外治法实际也是治内,胸廓是以脊椎肋骨构成的基本框架,将脏腑处在胸廓的保护之中,脏腑通过胸部6条经络、经筋,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维护阴阳平衡;脏腑发生病变,通过经络、经筋传递,又要反应到体表.......胸廓,在胸肌上出现阴阳失衡点。
治疗方法:治疗前在胸廓表面胸肌上找出高低、软硬、宽窄等阴阳失衡点,然后在这些失衡点上揉按,使之通往的脏腑气血循环代谢加快,脏腑趋于平衡。
通过内外兼治尤其应用胸疗以来,身体上的好多病症,均发生了急剧变化:如,背肌由硬变软,用手可以提起;肌组织揉按时,开始出现了疼痛感;走路时两腿由僵硬逐渐轻松,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
治疗过程中身体上发生的这些变化,是在“肝主筋”医理指导下,运用胸疗取得的成果。胸椎管黄韧带增厚发生变化,手术过程中神经损伤得到恢复,是胸疗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医疗中的奇迹,同时证明神经损伤完全可以恢复,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二、心脏病
一位患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中年男子来诊之前,经医院检查为T波倒置,心跳最低在100次/分以上,血压一般在160mmHg/100mmHg, 诊断结论为冠心病。这位男子在机关工作,因工作应酬较多,免不了喝上几杯酒,不能说天天喝酒,三两天就要喝上一顿,无疑加重了心脏负担。患病后经常往返于医院中药西药没少服用,几年下来疗效并不十分好,后到我这诊治。
我运用经络法为他诊治。调整通往心脏几条经络,调整一段时间取得很好疗效,后来在临床中发现胸疗,不仅疗效好而且治疗范围越来越广泛,有意独取胸疗为他治疗。
胸部有多条通往心脏的经筋,根据胸疗治则,在他胸肌经筋上查找阴阳失衡点,待失衡点确定后,用手指在失衡点上揉按,通过外力作用,刺激到胸部通往心脏的经筋,从而加快通往心脏血液循环,增强心脏血液存储量,提高心脏的生理功能,仅仅几秒钟治疗心脏立即好转如初,亢奋心脏也得到抑制,心搏动和缓,恢复到以往的平静。
疾病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不间断治疗,心脏运转功能逐渐得到提高。他的血压属于心性高血压,治疗心脏因心脏病症缓解,高血压也得到有效控制,多年来始终处在正常值范围内。
胸疗为治疗心脏病开了先河,先后又治愈多例心脏病患者,大家都感到胸疗作用不可思议,如果将经络调整法和胸疗合二为一,可做为一种保健和养生方法,有病可治病,无病则健身。
三、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是女人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治疗妇科疾病也曾探索不少方法,后来把胸疗应用到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意取得想不到的效果。
妇科疾病从病症上看,往往表现在下腹部,由于病情不一,病症也不一。如,腹部自感疼痛;腹部触摸疼痛;腹部重压疼痛等等,妇科疾病发生病变,一般都反应在腹腔,这是妇科疾特性决定的。
一位中年女士,多年来患有妇科疾病,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腹部经常出现疼痛,用手触摸疼痛更甚,服一段药病症没有明显改善,自己也尝试过艾灸,灸时腹腔热乎乎好像舒服一些,但过后病情依旧。
治疗前首先观察她的脉象。从脉象上看,肝脉弦,而余脉平,病在肝。《灵枢.经脉篇》中说,“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肝藏血。”肝经是为肝脏提供气血的通路,肝经从腹腔通过,“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为女人提供气血,维持生殖系统的生理活动,保持脏腑的阴阳平衡,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妇科疾病就要油然而生,出现各种病理性反应。
病因在肝,治疗上当然要围绕肝脏进行,每天调整通往肝的肝胆经络,通过梳理肝脏气机,恢复肝脏的功能。按此法治疗几天,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不尽人意,为了增强疗效把胸疗应用到妇科疾病上。
治疗方向从横骨与锁骨之间相内而行,根据病症在下,病因在上的思路,然后,在胸肌两侧同一个点上,查找胸肌部位的宽窄、高低、软硬、上下等形态的不平衡点。病因搞清楚后,用手指在不平衡点上揉按,随着揉按不断进行,疼痛点立即得到缓解,即使用力按压也没有过去痛的感觉。疼痛缓解证明,胸肌这种方法适应于妇科疾病治疗,于是每天坚持胸疗,病症每天都取得大的进展,比单纯调整经络效果要好的多,十几天病症就痊愈了。
胸疗治愈妇科疾病取得成效后,多个妇科疾病患者来诊,治疗前让她们自己按压腹腔,找到疼痛确切部位,然后,我根据疼痛点部位,按照横骨和锁骨相内而行的思路,“病症在下,病因在上”的原则,在与疼痛点相对应的胸肌不平衡点上揉按,使不平衡点相对平衡,治后疼痛点立即止痛,病症都在很短时间内痊愈。
通过临床验证:胸疗对于治疗妇科疾病具有可靠性、实用性、科学性,是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胸疗对于治疗心脏病、妇科病、神经损伤等疾病治疗,有其独特作用,这个独特作用是通过分布在胸部经筋完成的。胸部通过经筋有:
手太阴肺经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牖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脶,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手少阴心经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手厥阴心包经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足少阳胆经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顺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足阳明胃经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千,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
足太阴脾经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1]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
手太阴肺经之筋、手少阴心经之筋............。 等经筋,均覆盖在胸肌上面,通过经筋舒张、舒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调节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然后,传递到经络,再通过经络传递到达所在脏腑 ,达到脏腑阴阳平衡。
搞清医理对于临床非常重要,医理只有与临床有机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而经络则是判断疾病,治疗疾病最简单方法。古人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经络不明,何以知阴阳之交接,脏腑之递更,疾病情因从何审察,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胸疗是经络、经筋在临床上的综合运用,采用胸疗曾治愈各种类型的病症,一般治后痛感立即得到有效控制,病症逐渐趋于好转,而且脉象为平。胸疗之所以取得较好疗效,是严格遵循古人教诲所致,同时也证实了胸疗在医理和方法上的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
一个新疗法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反复认识、反复临床、反复修正,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我在临床过程中不断发现人体的奥秘,祖国医学中经络、经筋理论,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只是一种抽象理论和治疗原则,缺乏更为详尽的解读,经络、经筋这一理论和原则于临床,必须结合病情细化、具体化。几年来我根据经络、经筋理论,总结出腹肌疗法、颈肌疗法、面肌疗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的适用面越来越广泛,使不易治愈的好多病症得到缓解,走出了病痛折磨之苦。胸疗就是新近推出的治疗方法,一经临床就产生了极大反响,得到了大家普遍认可,至于医理和治疗范围,还有待于临床过程中逐渐探讨,经过不断完善,然后再赋予新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李清山,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