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腹结 Fùjié,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腹屈、肠窟、肠屈、临窟、长窟、肠窝、肠结、阳窟。腹,脐上下两旁也。”《说文》:“结,缔也,从系吉声。”周与嗣《千字文》:“露结为霜”,有凝结之义。本穴在府舍上3寸,为腹气结聚之处,肠之痛结者可舒,而滑泄者亦可敛也。位于约当腹部结束衣带之处,临床亦多用于治疗腹痛积聚之疾,以其取之有行郁破结之效,故名腹结。
经属
属足太阴脾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取穴法:
站立位或仰卧位。从大横(参见“大横”)沿垂直线向下量1.3寸(拇指1横指为1寸)。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及第十一肋间神经。皮肤由第10、11、12肋间神经外侧支重叠分布。皮下筋膜分为脂性层和膜性层,脂性层内的脂肪组织已变薄。针经上列结构后,若再深进,可穿腹膜壁层,经腹膜壁、脏层之间的腹膜腔,达穴位相对应器官有升结肠(右侧),两者的前面还有大网膜,因该血管分布非常丰富,则易刺伤血管而引起出血,如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更应注意。
刺灸法
刺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麻重胀。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功能与主治
功能:理气降逆,温脾止泄。
主治:绕脐腹痛,疝气,咳逆,腹寒泄泻。
配伍
《资生经》:腹结、行间,治痛抢心。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绕脐痛……注利,腹结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绕脐痛,上冲抢心,腹寒泻痢,咳逆。
《类经图翼》主咳逆,绕脐腹痛,中寒泻痢,心痛。
词条深挖(2)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求道
畅读VIP
595
0
王家祥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905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