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课穴位治病:《长寿要穴足三里》
——李刚编写于2019年11月19日
一、艾灸足三里,是最经典的保健方法。
民间谚语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足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足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其本人经常灸足三里,活至102岁,这正是古代养生家所推崇的疤痕灸,使灸疤延久不愈,可以保健延年。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疤痕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二、推拿足三里:
1、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足三里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1、定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2、功效:健脾调血、补虚泻热、保健养生。
3、所属经脉:属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之经),五脏六腑之疾皆可取足三里。此穴属胃的下合穴,五输穴之合穴
4、"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5、主治:
B、下肢痿痹
D、癫狂
E、乳痈、肠痈
F、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6、配伍应用: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得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