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张简斋常用的5个丸、散成药

求道

浏览:412

时间:2023-11-24

简斋先生擅长诊治疑难杂病,病变涉及多个脏腑,本虚标实,为了标本兼顾,又不致组方过于庞杂,常常巧妙地将丸药、散剂包煎融入汤剂中。


汤剂发挥药效迅速,用于治疗标实;丸、散发挥作用缓慢,用于治疗本虚,培元治本,与汤剂同煎,既能发挥汤药之所长,也能发挥丸散药缓而图治之长。两者相辅相成,标本同治。


李东垣《用药法象》指出:“大抵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如596衡左案,疝气,肝脾不和证。简斋先生针对患者宿疝复发的病机运用了柴胡疏肝散疝气汤两张名方,又精准地加用了五苓散橘核丸、戊己丸三个成药包煎,使全方共奏疏肝通络、理气清利、补益肝肾之功。


简斋先生常用的丸、散成药有补益肺肝肾类的七味都气丸二至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全鹿丸;和胃健脾,疏肝理气类的戊己丸、小温中丸、橘核丸逍遥丸越鞠丸五苓散;清热利湿类的碧玉散二妙丸滋肾丸、清暑益气散、黛蛤散当归拈痛丸、指迷茯苓丸等。以下择其一二述之。


01七味都气丸


原方载于清代张璐所著《张氏医通》:“都气丸,治肾气不固,咳嗽滑精。”即六味地黄丸五味子,具有补肾敛肺之效,简斋先生多用于治疗肺肾两虚之咳喘(095 案)及鼻渊(612案)等。如治疗肺肾两虚之咳嗽(053 案),以金沸草散止嗽散加减肃降肺气、清肺止咳化痰以治标,另用七味都气丸包煎补肾纳气以治本,使金水相生,肺肾同治。


02戊己丸


脾胃按五行划分属土,而天干地支当中,戊己即是属土,故戊己丸意指能治疗中焦脾胃病证。戊己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连吴茱萸白芍组成,具有泻肝火、和脾胃之功。简斋先生认为,此方寒温并用,苦辛宣化,使少阳得和,肝火得泄,脾胃复健,三味药达泄肝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故邹云翔手录张简斋孤本医案赏析以一方入煎药而起多效。简斋先生在治疗疝气(596案)、胃脘痛(136案)、呕吐(154案)、泄泻(181案)、鼓胀(229案)、妊娠恶阻(553案)、产后中风(566案)等肝胃不和之证的中药汤剂中,都加入了戊己丸包煎


03全鹿丸


本方出自《古今医统》,功能补血气、益精髓、壮筋骨。简斋先生擅用此丸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疗肾阳衰败诸症。然此丸价格昂贵,非平常人家可得,陈修园《时方歌括》曰:“此方冠冕堂皇,富贵之家,无不喜好……高年瘦弱。用此早晚两服以代点心,不无补益耳。”全鹿丸为补益肾元的代表丸剂,邹云翔教授受简斋先生影响,在治疗肾劳、肾虚、老年人多脏器气血阴阳不足时,也常在汤剂中加入全鹿丸包煎


04滋肾丸


此方出自《兰室秘藏》,主治“不渴而小便闭,热在下焦血分也”。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云:“治湿不宜热,不宜寒。风胜湿,燥胜湿,淡渗湿,三者尽之。”滋肾丸黄柏知母肉桂组成,功用滋肾清热、化气通关。知母黄柏清利湿热肉桂潜阳以降肾火且引诸药下行。简斋先生巧用滋肾丸入煎剂以清下焦湿热,引火归原,多用于喘证(083案)、消渴(395案)、淋证(299案)、遗精(309案)、尿浊(336 案)、痹症(328案)等肾阳亏虚兼夹湿热下注之证。


05指迷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出自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以半夏茯苓枳壳研末,芒硝化水,加上姜汁糊丸,功能燥湿和中、化痰通络。简斋先生在321痰浊风湿合病之痹症案中以宣痹汤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指迷茯苓丸包煎燥湿和中,化痰通络。煎剂、丸药辛苦通阳,分而论治,足见其构思精巧。

关联词条:

  • # 邹云翔
  • # 张简斋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篇文章摘自《邹云翔手录张简斋孤本医案赏析》。本文作者张钢钢,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