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凤翅医话——闲话说说蛤蟆瘟(腮腺炎)

凤翅

签约讲师

浏览:466

时间:2020-09-02

痄腮,蛤蟆瘟,腮腺炎,这个小毛病似乎没啥说的必要,是医生都会治,无并发症就是不治也可自愈。想当年读书时,有一筒靴,二十几的人了还长痄腮,症状还挺重的,到学校门诊看了几天,痄腮下去了,卵子却肿起来了,发热不止,得了卵子瘟了,又治了不少时间才好。


先看一痄腮误治案。


今年初春,小女染麻疹,因体素健,竟不药而愈。然痄腮旋踵而至,持续高热,右侧腮腺肿大,疼痛拒按,张口痛增,遂以普济消毒饮去芩、连、元参治之,外敷醋调青黛,同时肌注板蓝根注射液。三日后,病情不但丝毫未减,而且热势更增。病初尚能饮些糖水,后竟汤水不入,以为惧怕疼痛而不愿进食,故强迫喂些米汤,果汁等。小女哭诉:不知饥,不思食,腹胀。忍痛张口,见舌鲜红,苔黄厚腻,浊气熏人。猛悟药不对证,此乃湿热阻遏,势趋交蒸,改投:二花、连翘大青叶各9克,藿香厚朴、薏仁、杏仁各6克,茵陈滑石各12克,草果3克。服药一周,苔尽热退,病告愈。


原按:痄腮系风热病毒阻遏少阳之络而发病,轻者常可自愈,重者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然而,此例病情由于忽略舌苔,仍循常规治之,同时又过进甘味之物,不仅毫无效果,徒增中满恶食,故病情有增无减。后据其舌象,拟清热化湿佐以解毒之剂,以图分消交蒸之势,药证合拍,病方告愈。由此可见,温病查舌,有其重要意义;湿温忌甘,更系经验之谈,四诊合参,缺一不可,经验主义,害人不浅。【王绍宣:失误案例二则《江西中医药》,(2):17,1983】


案议:普济消毒饮痄腮之名方,正因为如此,故临床治疗痄腮,常常不加辩证而循其常规投之。然竟亦有名方失效者,此即一例。《疑难奇证案汇》


现在长痄腮了,我见医院诊所都在吊水,不知疗效如何。是自己好的还是治好的,不敢确定。七月,九岁表侄女小名王大姐者游泳招凉水多多,发热恶寒,几日不解,表弟妹县医院护士,给以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输液多日方热除。谁知热退后,王大姐自己发现下颌肿了,长了两个大疙瘩,随即继续打针,几天无啥效,肿的象蛤蟆,表弟妹便要求我给予中药,见轻微发热咳嗽,舌红苔黄,予:柴胡6克、黄芩6克,生半夏4克、桔梗6克、甘草6克、大青叶6克、连翘10克、二花10克、僵蚕6克、大贝6克、牛蒡子6克、元参6克。药进三剂,热除肿消大半。因欲去北京游玩,熬药五剂,放防疫箱中冷藏带走。一周后回家,见疙瘩还未消完,问表弟妹,言一直还在打针。无语。二老表子五岁,小名王小二者,与王大姐天天一起玩,不幸也染此疾,表现相同,肿的也像蛤蟆,发热微咳。二老表弟妹不知医,与我商议打针否,我言不必。给上方四剂,同时外贴膏药,肿消于乌有。


凤翅按:不要遇到什么“炎症”都乱使用抗菌素。抗菌素顾名思义是对细菌引起的“炎症”才有效,对其他原因引起的“炎症”是不起作用的。比如病毒、药物、自身体内产生的免疫性“炎症”、外界刺激引起的“炎症”等,且它们所占的“炎症”比例占了大部分。也就是说,有大部分“炎症”不需要使用抗菌素!可怕的是,临床上抗菌素的使用率竟然几乎100%!临床实践证明,对于这些“炎症”尽管使用抗菌素能止痛部分消肿,但多数都会引起“炎症”的硬化,希望大家能慎用之。

关联词条:

  • # 流行性腮腺炎
  • # 痄腮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樊正阳,已授权四君发表使用,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