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谈谈学习中医的悟性

四君人参

浏览:683

时间:2020-08-27

我们学习中医都在讲究一个“悟”字,说要悟性好,才能学好中医,事实确实是这样。什么叫悟性,百度悟性这个词语,其意思是对事物理解、分析、感悟、觉悟的能力,出自于宋代赵师秀的《送汤干》。民俗中悟性指的一个人领悟的能力,悟性关键在于是否去悟,如何悟,悟性高的人通常都是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觉得,悟,就是思考,就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就悟字,谈谈自己学习中医时的体会。初读《金匮要略》中:“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朮汤主之。”觉得这个方剂治疗腰部冷痛有点不合适,第一印象就是没有一味药物走腰间,没有一味药物温肾,没有一味药物是治疗腰痛。此处腰痛,仲景仙师将其命名为肾着,而肾着的病因为寒湿痹着腰部所致,治疗寒湿腰痛的药物有独活、寄生、五加皮、附片等等,为什么不用这些药物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细细读来,仔细体会,反复思考,甘姜苓朮汤亦为苓桂术甘汤之变方,苓桂术甘汤为治疗水湿痰饮的首选方剂,在六淫邪气中没有提到水邪,而刘渡舟老师在《伤寒论临证指要》一书中提到水邪致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主要以苓桂剂为主加减,刘老提到水邪上犯清窍之眩晕、水邪凌心的心悸胸闷气短,水邪侵于肠间的肠声噜噜的腹泻,水邪着于下肢的水肿,而刘老没有提到水邪着于腰间的机理,我想此处之腰痛,应该为水邪寒湿痹阻腰部经脉之阳气,阳气痹阻,经络不通,故有疼痛,且以冷痛、重着为主要表现,伴有舌苔白滑的水湿表现,其基本病因应该为脾阳虚所致,原文中的“如坐水中”、“形如水中”、“腰重如带五千钱”这些描述就是水湿之邪痹阻腰部经络的症状,故以苓桂术甘汤桂枝,加干姜温中散寒,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这种以中焦脾阳虚弱,水湿寒邪为其病因,辐射到头部、肺、心、肠胃、腰、下阴、下肢的病理机制,以苓桂剂为首选加减的方剂,是治本之法,治根之源。


某男,50岁,腰痛已5年之久,伴头晕目眩,下肢坠胀,腰中寒冷如坐水中,项背强痛,不能仰俯,食欲精神尚可,望其颜面苍白,小便无异常变化,其脉沉细而濡,曾服药补肾强腰之药很多,均乏效。腰乃肾之府,仰俯不能是肾虚之由,但肾虚又有阴阳之分,从患者症状脉象分析,属于寒湿困犯,寒湿困犯的病因在脾阳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之邪着于带脉,影响太阳经输不利,故项背强痛,腰痛绵绵,水湿之邪上犯清窍,故头晕目眩,故以肾着汤加味治疗。处方:狗脊18克 茯苓30克白术12克 干姜12克 附片12克(先煎)杜仲18克 薏苡仁20克 葛根15克 连服三剂,一剂而痛减,二剂腰部舒适,三剂而愈,至今未见复发。


肾着汤为燥湿行水之妙方,加附片,助干姜以温脾肾之阳,杜仲燥补命门之火而定腰痛狗脊有补肝肾,强腰足以除湿,薏苡仁除湿以定痛,葛根通达阳明以利太阳经输,诸药合用,共凑健脾渗湿,强腰足,壮筋骨,舒筋和络,温阳之功。其实,读书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不管是哪个领域,学习都需要悟,才能有所获。正如伏尔泰曾经说过:“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我想,这就是悟的另一种诠释吧!

关联词条:

  • # 中医入门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田丰辉,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