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多源性早搏案

四君人参

浏览:485

时间:2020-08-27

范,女,54岁。湖北黄石十五冶人。2015年3月3日初诊:诉2014年, 因心脏多源性早搏住院两次,经贝他洛克、稳心颗粒、降脂药他汀、降血压药,以及输丹参黄芪红花中药注射液,但效果不理想。只要连续输液10天或静注抗菌素就会咳嗽不止。刻诊:心悸,畏冷,遇冷则咳,疲乏、气短,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心电图示:多源性室性、室上性早博。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

中医诊断:心悸

辨证分型:心阳亏虚,脾虚气陷

治法:温通心阳,升阳举陷

方药:四逆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制附片(先煎)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茯苓30,黄芪30克,白参6克,升麻5克,柴胡5克,桔梗10克,白术10克,大枣10个 ×10付


3 月20日二诊:微信告知,服药后心悸明显好转,早博白天明显减少(大部分情况无早博),精神状况明显好转,脉搏比前有力,但舌苔薄白有齿痕,夜晚心脏早博明显,偶尔血压略有升高(近半年血压偶升高,与早博有一点关系,夜晚舌干但不想喝水,大便溏

前方加葛根30克,再用10付。


2015年04月24日:微信告知服20付药后,早搏消失,胸闷心悸症状消失,精神也随之好转,原来脉沉细,现脉搏比前有力。

按:患者心悸,伴畏冷,遇冷则咳,输液则咳,心阳亏虚证昭然若捷;疲乏、气短,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气不足诸证俱备。脾之经别,“上注入心”,若中气下陷,不能上养于心,则亦发心悸。故其治,一当温通心阳,二需补中益气。方以制附片、干姜桂枝温通心阳,黄芪、白参、茯苓升麻柴胡白术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升阳将举陷。宗气之合成,乃系中焦清阳之气与自然界之清气相合,大凡中气亏虚,每致大气不足,加桔梗于方中,暗合升陷汤之意,宗气者,“司呼吸贯心脉”也。二诊,心悸大为好转,乃便溏,加葛升清以举陷。方证对应,其效亦捷。

关联词条:

  • # 早搏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毛以林,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