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医心方》卷二十一引《古今录验》:大黄

处方

大黄2两半,黄芩2两,黄柏2两,半夏2两,细辛2两,生地黄2两,虎掌1两半,菵草1两半。

功能主治

妇人、男人阴蚀,及脓血不禁,男子茎尽入腹。

用法用量

以新汲井水1斗,煮取3升。洗疮。若阴里病,取练沾汤中,着阴道中,时复易,半日久佳。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一引《古今录验》

《千金》卷三:大黄

处方

大黄3两,当归3两,甘草3两,生姜3两,牡丹3两,芍药3两,吴茱萸1升。

功能主治

产后恶露不尽,妊娠堕胎后,血不出。

用法用量

人参二两,名“人参大黄汤”。

摘录
《千金》卷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大黄

处方

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3两,黄连(去须)2两,甘草(炙,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上气热实,心腹满,小便赤,大便不利,痞逆冲胸,口焦燥,目赤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纳芒消1钱匕,再煎2-3沸,温服,早晨、近晚各1次。通利即愈。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大黄

处方

大黄(锉,炒)1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大麻仁半升(别研,每服旋入1合)。

制法

上药除麻仁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热结,小便淋涩,小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3盏,加麻仁1合,同煎至1盏半,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1服,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其他同名方

《千金》卷五:大黄

别名
处方

大黄3铢,人参3铢,细辛3铢,干姜3铢,当归3铢,甘皮3铢。

功能主治

少小风痫,积聚腹痛

用法用量

干姜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一)。方中甘皮,《圣济总录》作“甘草”。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下所治少小风痫,明是木邪内盛,乘克中土,殊非外风袭入之谓。故于理中方内除去白术之滞、甘草之缓,但取参、姜,参人细辛以散内盛之风,当归以调紊乱之血,甘皮以豁壅遏之痰,大黄以涤固结之积,与黄龙汤同一手笔。彼以病气盘错,胃气伤残,虽用消、黄,徒增胀满,必藉人参大力以鼓荡练之威;此以孩提血气未实,不胜病气留连,虽宜大黄迅扫,必兼参、姜温散,可无伤中之虞。然此仅堪为智者道,难使庸俗知也。

摘录
《千金》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大黄

处方

大黄(碎锉,炒令香熟)1两,当归(切,焙)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栝楼根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赤石脂半两,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半两,牡蛎粉(微炒)半两,紫石英(碎)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诸种风痫,吐痢寒热百病,不食。

用法用量

7-8岁儿每服2钱匕,水1盏,加大枣3枚(擘),同煎至5分,去滓,1日4-5服,带热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七:大黄

处方

大黄12铢,牡蛎12铢,龙骨12铢,栝楼根12铢,甘草12铢,桂心12铢,赤石脂6铢,寒水石(如无,以朴消代之)6铢。

功能主治

少小中风,状如欲绝。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升,纳药半两,煮再沸,绞去滓,半岁儿服如鸡头子大1枚,大儿尽服。入口中即愈,汗出粉之。药无毒,可每日2服。

有热,加大黄;不汗,加麻黄

摘录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七

《千金》卷五:大黄

处方

大黄半两,甘草半两,芒消半两,桂心8铢,石膏1两,大枣5枚。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肉中久挟宿热,瘦瘠,热进退,休作无时。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每服2合。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肉中久挟宿热,故用大枣引消、黄、甘、石入于营分,然非桂心,无以散之。

摘录
《千金》卷五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