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郭志强教授经验:“提壶揭盖”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求道

浏览:242

时间:2025-01-05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月经稀发、闭经肥胖痤疮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高雄激素血症以及B超下卵巢多囊样表现,我国育龄女性患病率为5. 6% 。西医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高雄激素水平、诱导排卵、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为主,但存在副作用较大且易复发的问题。


中医古籍中并无PCOS的专门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闭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不孕症等范畴。目前中医治疗PCOS多从调理肝、脾、肾入手,很少有从肺论治者。


郭志强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经验丰富,融汇中西,师古而不泥古对于PCOS的中医诊疗有独特见解。我们从PCOS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提壶揭盖”法治疗PCOS的具体运用。


“提壶揭盖”法理论溯源


在《中医大辞典》中,“提壶揭盖”法的释义为宣肺或升提以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古人发现在用茶壶倒水时,如果壶盖紧闭则水流不畅,若揭开壶盖则出水畅快。通过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古代医家用这种方法治疗疾病。肺为华盖居上焦,肺气闭郁则下焦不通。宣上焦之气机以利下焦之开流有如“提壶揭盖”,治疗下焦之症时,此法常常能够如汤沃雪,效如桴鼓。


“提壶揭盖”法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曰:“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指出气机运转异常是水胀的重要发病机理。再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这些论述可看作是“提壶揭盖”法的雏形。朱丹溪《丹溪心法》中写道“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明确提出“提壶揭盖”理论。再如“气虚用参、芪、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芪药中探吐之……气升则水自降下,盖承载其水也”。可见朱丹溪认为“上焦闭塞”为小便不通的主要病机,治法上用探吐以开其上窍。而后世医家却将“提壶揭盖”等同于宣肺利尿,这似乎对“提壶揭盖”法的理解稍显局限。郭教授师古而不泥古,认为中医治病应始终坚持整体观念“提壶揭盖”法实为“病在下,取之上“,”上”为上焦而不只是华盖之肺,“下”为下焦也不限于膀胱之症。


“提壶揭盖”法的实质是调理上下之气机,启上焦脏气之闭塞以促下焦腑气之畅达。由此看来,“提壶揭盖”法不仅能治疗小便问题,还可调理淋证水肿便秘、月经失调等病症。


案例


安某,女,25岁。主因月经后错伴月经量少5年余,加重5月余,于2019年5月21日就诊。患者5年前因贪凉、外感风寒后出现月经稀发、量少症状。每3 ~4个月行经一次,每次持续约2 ~3 d,月经量较之前正常时减少一半。当地医院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予优思明调节月经治疗,患者拒绝激素治疗遂未予重视。现患者因停经5月余就诊于我院。


刻下症:恶寒肢冷,尤以后背发凉为甚,不易出汗,面部痤疮,大便干稀不调。


LMP: 2018年12月20日,行经3d,量少,色暗红有血块。舌紫暗有瘀斑,苔薄,脉紧。辅助检查:女性激素6项:促黄体生成激素(LH) 12.4 IU/m,促卵泡生成激素(FSH)5. 76 IU /m,雌二醇(E2) 29 ng/L,孕酮(P) 0. 19 μg/L,泌乳素(PRL) 10 μg/L,睾酮(T) 0. 66 μg/L。 B超: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中医诊断:月经后期。辨证为寒凝血瘀证。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法:温经散寒、通脉活血。予温经汤加减。


处方如下:吴茱萸9g,桂枝10g,麦冬10g,泽兰10g,丹参10g,法半夏10g,牡丹皮10g,当归15g,川芎15 g,党参30 g,炙甘草6g,炮姜6 g。14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


2019年6月6日复诊。患者诉月经仍未至,诸症同前,舌紫暗有瘀斑,苔薄,脉紧。考虑患者贪凉、外感病史,结合后背发凉、恶寒无汗的症状,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如下:生麻黄6g,制附子(先煎)10g,细辛3g,熟地黄30 g,赤芍20 g,川芎20 g,当归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牛膝15 g,菟丝子20 g,党参20 g,炒白术20 g,山药20g 。14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


2019年6月21日三诊。患者诉月经仍未至,但面部痤疮畏寒怕冷症状好转,舌紫红有瘀斑,苔薄,脉略滑。继续守上方,7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患者服至第3剂,月经来潮,量较前增多。予上方去生麻黄、制附子细辛熟地黄减至15g,加桂枝6g,炙黄芪20 g,葛根10g,嘱患者续服。


随诊3个月,患者每月均能按时行经,痤疮恶寒症状较前大为改善。6个月后患者复查女性激素6项:促黄体生成激素(LH) 8. 1 IU/m,促卵泡生成激素(FSH)5.07 IU/m,雌二醇(E2)37 ng/L,孕酮(P) 0. 31 μg/L,泌乳素(PRL) 13 μg / L ,睾酮(T) 0. 49 μg / L。


按:

患者平素恶寒肢冷,月经后错并伴有月经量少、瘀血等症,初诊考虑该病病机为寒凝血瘀,处温经汤以温经散寒、通脉活血,却未能见效。


再仔细审查患者病史、症状发现患者虽恶寒肢冷却以后背发凉为甚,且不易出汗,结合其贪凉、外感病史,考虑该患者因贪凉而内伤阳气,外感而闭郁肺气。阳气伤则四肢不温,胞脉失于温养;肺气闭则气机失宣,胞宫失于通畅,同时肺卫之气不能“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则见恶寒无汗等症。


二诊方中以少量麻黄轻提肺气,使上窍得解而下窍得通,以制附子细辛温振肾阳胞脉,再以桃红四物汤川牛膝活血养血、引血下行,并配合菟丝子党参、炒白术山药顾护脾肾之气。患者的窍机得以通利,月经自然来潮。然而麻黄细辛皆是辛温之药,附子更是大热之品,久用恐伤及患者阴血,故在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后将这三味药去除,代之以桂枝宣发解肌,从而继续起到“提壶揭盖”的作用。


综上,“提壶揭盖”法治疗PCOS并非只强调宣肺的重要性,而是完善PCOS辨证论治,既是对临床治疗思路的拓宽,也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郭志强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举》,现代中医临床第28卷第5期2021年9月,43-46页。作者王谦、李军、尹笑玉、宗春晓、薛晓鸥。

发布评论:

字体
字号
元素路径:
字数统计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