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herothrombotic brain infarction,ABI),占本病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CE)占本病的15%~20%。此外,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认为少数病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导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用,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约占脑梗死的20%~3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 %,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不外乎虚(气虚、阴虚)、风(外风、肝风)、气(气滞、气逆)、血(血虚、血瘀)、瘀(痰瘀、血瘀)、痰(风痰、湿痰)、火(心火、肝火)诸端,单行致病或合而为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侵犯机体而突然发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脑,但与心、肝、脾、肾诸脏密切相关。主要病理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积损正衰,卫外不固,脉络空虚,风邪动越,内风旋转上逆,气血上涌,阻于脑络而为病;气虚腠理不固,风邪侵袭,入中经络,气血被阻,筋脉失养;或饮食不节,痰湿壅盛,外风引动,痰滞阻络而发病;或忧思恼怒,五志化火,气机失调,心火暴盛,肝郁气滞,肝阳暴亢,风火相煽,气血菀上,脑脉被阻;气血两亏,气滞血瘀或血虚寒凝,阻滞经络。
总之,本病病机多由忧思恼怒,或恣食肥甘厚腻,或房劳过度,精血亏耗,导致阴亏于下,阳亢于上,内风旋动,气血逆乱,夹痰夹瘀,横窜经脉,上蒙清窍,阻滞经络,发为人事不知,半身不遂。其中以肝阳上亢及气滞血瘀最为常见。
症状
多见于中年以上,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高血脂病史,有的已发生过TIA或卒中,通常急性起病,在数小时内发展达高峰,一部分患者于清晨醒转时发觉异常,可有病侧头痛,很少以剧烈头痛、呕吐起病。主要有以下4类:
(1)大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可有同一动脉系统的TIA病史,少数病人在起病后24小时持
续恶化或呈阶梯状加重。不同大动脉闭塞的具体症状、体征如下:
①颈内动脉闭塞:常见症状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可有失语,可出现特征性的病变,即同侧一过性视力障碍和霍纳征。眼动脉分出之前闭塞,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或可表现为TIA,或进展型或完全型卒中。
②大脑中动脉闭塞:主干闭塞时,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失语,梗死面积大、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颅高压、脑疝、昏迷,甚至可导致死亡。皮质支闭塞时,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以面部及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受累可有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对侧偏侧忽视症等体象障碍。深穿支闭塞时,出现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及偏盲,优势半球受损时,可有失语。
③大脑前动脉闭塞: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前交通支以后阻塞时,出现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排尿不易控制。深穿支闭塞时,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及双侧脑性瘫痪。
④大脑后动脉:常见对侧同向性偏盲(有黄斑回避)及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蒙等。优势半球受累除有皮质感觉障碍外,还可出现失语、失读、失认、失写等症状;非优势半球受累可有体象障碍。深穿支阻塞累及丘脑和上部脑干,出现丘脑综合征、锥体外系症状等,还可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
⑤椎一基底动脉:常出现眩晕、眼震、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交叉瘫等症状。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时出现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常迅速死亡。脑桥基底部梗死可出现闭锁综合征。
⑥小脑下后动脉:此处梗死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或韦伯综合征。I临床表现为突然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吞咽困难,病灶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共济失调,面部痛觉温度觉障碍,霍纳综合征,对侧半身痛觉温度觉障碍。
(2)心栓性脑梗死amp; 以年轻成人较多见,都突然起病,可阶梯状加重。常有其他脑动脉的TIA、卒中史或体循环栓塞史。存在心源性栓塞的病因。症状视栓塞部位而定。
(3)腔隙性脑梗死或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amp; 发展相对缓慢,有的可在长达36小时期间逐渐加重而达顶峰,梗死体积小,按发生部位出现特异的局灶症状,可分为:
①单纯运动性中风:对侧面、臂、腿、足、趾瘫痪,为内囊后肢或桥脑、中脑腹侧小梗死。
②单纯感觉性中风:对侧身体的感觉异常,见于腹外侧丘脑腔隙。
③共济失调性偏侧轻瘫:对侧臂、手共济障碍伴腿轻瘫,见于腹侧桥脑梗死。
④构音障碍.笨拙手:言语不清和对侧手的活动障碍,为腹侧桥脑或内囊膝的梗死。
⑤伴表达失语的偏侧轻瘫:内囊膝和前肢梗死累及邻近放射冠的白质。
(4)其他原因的脑梗死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血液病、血凝异常等少见病因所致的缺血中风。
治疗
临床常用于脑梗死的药物有很多种,大部分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可以做做高压氧治疗,对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有确定的效果。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关键是重视超早期(在6小时内)和急性期的处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颅内压,降低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促进病变脑组织功能恢复。可及时给予高渗脱水剂、利尿剂和激素等治疗。亦可酌情给予脑细胞活化剂。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应视病情而定,一般经过1~2周治疗后,若病人意识障碍消失,颅内压已恢复正常,可给予血管扩张剂及活血化瘀药物。
2、血管扩张药及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用药时机,不能盲目使用,不能使用过早,否则,将会产生“盗血综合征”,使病情加重。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控制血压,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综合治疗。
3、高压氧治疗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死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
4、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翻身拍背,活动肢体,预防肺炎和褥疮发生。
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受损严重,急性期的死亡率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而预后决定于梗死的部位、范围大小及合并症或并发症的轻重等诸因素。一般而言,预后相对较差。


求道
畅读VIP

259

0


求道
畅读VIP

339

0


求道
畅读VIP

285

0


求道
畅读VIP

333

0


求道
畅读VIP

650

0


求道
畅读VIP

713

0


求道
畅读VIP

469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80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78

0


求道
畅读VIP

481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