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附子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大黄(锉,炒)3分,常山1两1分,蜀漆1两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诸疟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米饮送下。末发1服,临发再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附子

处方

附子1枚(以猪脂如鸡子黄大,煎,候制,削去上黑皮)。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

五劳,及饱食房室伤胃,令人大便数,至溷而不能便,日数十行,剧者下血;妇人产后余疾,腹内绞痛。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稍加至10丸,食前用温白酒送下,日3次。常服之,永不痢。

注意

忌猪肉。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附子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菖蒲(去须,锉)1两,甘草(炙)1两,天麻2两,补骨脂(炒)2两,白术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痹气中寒,阳虚阴盛,身寒如水中出。

用法用量

方中补骨脂,《宣明论》作“骨碎补”。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附子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天麻1两,天南星(炮)1两。上为粗末,入绢袋子,以好酒3升浸之,冬14日,夏7日,不得透气。日满,将袋子绞干,去滓取汁,于瓷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入后诸药:雄黄(研)1分,丹砂(研)1分,铅霜(研)1分,白僵蚕(炒,捣)1分,蝎梢(炒,捣)半两,鹿角霜(研)半两,鹿胎皮(炙焦,捣)半两,墨(捣)1两。上八味,将4味同捣,4味同研令极细。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生金(锉为末)1钱,水银1分(入坩锅内同金末结沙子,研末)。

制法

上药同和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破伤中风。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渐加至3-5丸,空心、午时、夜卧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附子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肤)2两,干姜(炮)1两,黄耆(锉)1两。

制法

上为末,先以牛乳1升2合,慢火煎至6合,加药末慢火再煎,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冷腰脚痿弱,(疒帬)痹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日3次。10日后知痛。

摘录

《普济方》卷六十六:附子

处方

附子半两(生用),马夜眼1枚(炙令干)。

制法

上为末,以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绵裹1丸,于痛处咬之,有涎吐却。

摘录
《普济方》卷六十六

《普济方》卷二一一:附子

处方

黄丹1两(炒),附子1两(炮)。

制法

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赤白痢所下不多,遍多不减。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一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