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产后由阴道排出的瘀浊败血,称为恶露,一般应在产后20天左右排尽。若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净者,称为“恶露不断”,又称“恶露不绝”。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气虚恶露不断:恶露过期不止,量多,色淡,质稀,无臭味,小腹坠胀,精神疲乏,或汗出,畏寒,舌质淡或胖,脉缓弱。
血瘀恶露不断:恶露日久不止,色紫黯,间有血块,或如烂肉样,小腹疼痛拒按,或按之有块,舌质黯或边有瘀点,脉沉细或沉涩。
血热恶露不断:恶露淋漓不绝,色鲜红,质稠粘,或有臭味,腹痛拒按,或低热起伏,或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或滑数。
阴虚恶露不断:恶露淋漓不尽,色红质稀,腰痠,头晕耳鸣,或潮热盗汗,舌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鉴别分析
气虚恶露不断与血瘀恶露不断:前者多缘素体虚弱,或孕期脾虚,中气不足,或产时失血耗气,或产程过长,或产后过劳,耗损正气,致气虚不能摄血,冲任不固,胞宫收缩无力而引起;后者则多因胞宫瘀血留滞,或产后受寒,寒与血搏,恶血内留,使新血不得归经,而致恶露不绝。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若宫缩无力可以导致瘀血留滞,瘀血留滞也可引起宫缩无力。因此,在临床上常可虚实互见。辨证要点是:如恶露量多色淡,小腹坠胀不痛,脉缓弱者为气虚;若恶露色污浊,或形色如烂肉,小腹疼痛拒按,或按之有块者为血瘀。治疗方法,气虚恶露不断宜益气摄血,方用益气缩宫汤,或补中益气汤加艾叶、乌贼骨。血瘀恶露不断宜活血祛瘀,方用缩宫逐瘀汤或生化汤加茜草、三七。若两证夹杂出现,其治法也随证变化。
血热恶露不断与阴虚恶露不断:两者都具热象,但虚实有别。前者多由产时邪毒内侵胞宫,与血相搏,蕴而化热,迫血下行所致;后者多由素体阴虚,虚热内炽,血不内藏引起。临床表现为:血热恶露不断,血色鲜红或紫红,质稠,有腥臭气,腹痛拒按,脉滑数,为实热证;阴虚恶露不断,色红质稀,腰痠,无腹痛,脉细数,为虚热证。小腹有无压痛,气味臭否是两者辨别的主要依据。其治疗,血热恶露不断宜清热凉血,方用清宫饮;阴虚恶露不断宜养阴清热,方用加减保阴煎。
总之,本症之虚证、实证、热证,须从小腹痛与不痛,恶露有无臭气来区分。至于治疗,虽然气虚应补气摄血,血瘀当活血祛瘀,血热宜清热凉血,阴虚必养阴清热,但由于产后胞宫易因虚致瘀,又易因瘀致虚,因此,治法也应虚实兼顾。
本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与产后血崩基本一致。但产后血崩发病较早,病情急重;本症则至少要在产后三周以上才能成立,病情也较缓和。


求道
畅读VIP

393

0


求道
畅读VIP

459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14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45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33

0

四君人参

730

0


白术
签约讲师

1188

0

四君人参

731

0


白术
签约讲师

659

0

凤翅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581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