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汤治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华隆虎医案:
黄某某,男,43岁。1986年2月12日诊。右下肢麻木畏冷三年余,半年前无名趾外侧破溃,久久不敛。查:溃趾暗红,溃面燥痒灼痛彻骨,午夜尤甚,脓液清稀。足背肤色滞暗,扪之不温,畏寒喜暖。面容晄白,神疲、心悸心烦,食少纳差,唇淡,舌质淡嫩,苔薄白滑腻,脉沉细涩缓。辨为脱疽。阳虚血寒,血凝滞气,经脉痹阻,阳气不能温达四末,郁久酿热,伤络腐肉。热盛肉腐是其标,阳虚血寒,血凝滞气,经脉痹阻为本。治当扶阳祛寒,活血通脉,化阴缓急,托毒生肌:方选《金匮》乌头汤加减:黄芪50克,白芍30克,炙甘草、炙川乌、干姜、当归各10克。头煎40分钟,二、三、四煎各15~20分钟,四次煎液混合分四次温服,一日1剂。
连服3剂后,并外用生肌玉红膏间日一换,溃趾燥痒灼痛彻骨锐减,溃面肉色红活,患肢麻木畏冷亦减。原方加桃仁、红花各5克。间日1剂,服法同前。继服5剂后,患肢脚背麻木畏冷及肤色滞暗消逝,患趾红活肤润,溃面脓液转稠。以此方增减橘络、炙山甲、丝瓜络各5克,熟地30克,鹿胶(烊化兑服)15克,白芥子5克。间日1剂,溃面外用生肌玉红膏间日一换。共服乌头汤加味38剂,历时75日,溃面完全愈合,除肤色略有改变外,余无异常。随访一年,疗效巩固。
(四川中医1990;lt;12gt;:38)
版权声明:
(本案选自《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原创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